2023年蘭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A)
注意事項:
1.全卷共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華語網說明:網頁內容為TXT文檔,無任何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格式試卷與答案,請點此下載。
一、基礎·運用(24分)
班級開展主題為“人與自然”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文字與自然】
1.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國古代關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就在甲骨文里:有出虹自北,飲于河這句話說的是有一道彩虹出現在北邊的天空中,一直_______到黃河里喝水。
甲骨文 小景 橫書
古人看見時隱時現的虹橋,于是浮想聯piān( ),把它看作有靈性的龍蛇類的神物,能夠低頭喝河水。有人把它描述成兩邊各有一個頭的神獸。“虹”字最原始的寫法就是對這種神獸形象的描繪。后來,人們才把它改成了更容易讀寫的形聲字,用“工”旁表音,用“蟲”旁表意。
早期古文字里與天象、歲時有關的字身上有很多故事,這些字的形體特征和文化內涵向我們展現了古人對宇宙的觀察和認識。我們不僅能從中_______到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古人探索自然奧秘的恒心,以及_______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之道的不懈努力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文字記載( ) 浮想聯piān( )
(2)依次填入語段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A. 延續 領會 尋求 B. 延續 領略 尋找
C. 延伸 領會 尋找 D. 延伸 領略 尋求
(3)語段中畫線句子的主干是?
2.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來去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嚕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1)依次填入語段方框內的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 )
A. ;”。 B. ;。” C. 。。” D. 。”。
(2)下列選項中,與語段畫橫線句子所用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B. 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
C. 斯石英可以在實驗室里制造,但它們在自然界中存在嗎?回答是肯定的。
D. 第一群大雁一旦來到這里,它們便向每一個遷徙雁群喧嚷著發出邀請
【藝術與自然】
3.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荷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栽種歷史,民間還特定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的生日。荷有許多別名:蓮花、芙蕖、澤芝、菡萏、芙蓉等。光看這些美麗的名稱,就足以激發文人的詩興。所以自人類有文學以來,荷花就不斷被文人界客所青睞。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如《詩經》中有兩首寫到荷花,《楚辭》中有十一首寫到荷花,漢代詩歌中__________。有四首寫到荷花……到了唐代,詠荷詩有近兩千首,約占全唐詩的十六分之一左右。__________,但主要還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質,受到他們特別的憐愛,引起他們美的體驗和感受,成為他們共同的審美觀照的對象。而荷花作為詩人心靈的客觀對應物,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抒寫,成為表達民族傳統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
(1)依次填入語段兩處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恰當的一項是( )
①寫到荷花的詩也是俯拾皆是
②寫到荷花的詩更是俯拾皆是
③這固然與唐人體物寫志,無物不可以入詩的心理有關
④這由于與唐人體物寫志,無物不可以入詩的心理有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語段中畫線的句子表達欠妥,請修改。
(3)班級開展了“荷文化”專題學習,現準備將大家的學習成果編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組稿工作。你打算當面向語文學科的李老師約稿,請她為文集寫一篇前言,你會怎樣說?
我會這樣說:李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寫。(7分)
4. 下面是圍繞“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梳理的名篇名句,請你補寫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曹操《觀滄�!罚�
(2)孤山寺北賈亭西,__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峰巒如聚,_________,山河表里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4)王灣《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 ”兩句展現出江闊天高一帆當風的美景。
(5)陸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山村的美麗風光,寫景中蘊含哲理
二、古詩文閱讀(16分)
華語網說明:網頁內容為TXT文檔,無任何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格式試卷與答案,請點此下載。
10. 文章開頭寫“我陡生了身輕如燕之感以及登高望遠的豪邁”。請聯系全文內容,分析這種感受的由來。
11. 聯系語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所表現的人物心理。
住在老屋里的我,如同一枚棋子,被揌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12. 文章寫母親不愿意蓋新房子這件事,有什么作用?
13. 讀完這篇文章,也許你會聯想到這些詞語:童年、故鄉、記憶……請結合全文內容選擇其中一個詞語談談你對主題的理解。
(二)(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