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1)請根據討論語境,參考“討論小貼士”,補全組員的討論內容。(空①3分,空②4分。) 【評價】(2)畫線處是小語參與討論時的發言。請你參考“討論小貼士”,對他的表現進行評價。(3分) ◆我的評價: ▲ |
討論小貼士 【有理有據,充分發言】 ①圍繞議題,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 ②有條理地證明自己的觀點。 |
頭腦風暴創意群 閱讀量1387趨勢 熱度★★★★☆↗ 評論數327 |
本期話題:“自評”還是“他評”更準確? 作者:你言我語 “人啊,認識你自己。” “我要如何認識我自己?” “內自省當然是墜吼滴(最好的)……” “不靠他評量表就是耍流氓!” “*&……%&¥#@……” |
11.頭腦風暴創意群群主“你言我語”發起了本期討論話題。請你依據話題,參與討論,進行寫作。
【寫作要求】
(1)你可以敘述自己學習活動的經歷和感悟;也可以發揮聯想與想象,創寫小說;還可以自己提煉觀點,展開論述。
(2)標題自擬,文體不限:600字左右:不要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參考答案
一、班級開展制作“古代山水游記手冊”活動。請你完成任務。(28分)
1.(1)C(2)A
2.(1)寂寂江山搖落處(2)云橫秦嶺家何在(3)山雨欲來風滿樓(4)智者樂水(5)在乎山水之間也
(6)這兩句詩中的“黃河”“冰”“太行”“雪”等并不是寫實的山水景物,而是詩人用來象征困難險阻的虛指,因此不適合入選。
3.示例一:我選A組。
“悠悠”和“浩浩”,一個微而緩,一個急而大,寫出了涓涓細流匯成大江大河的動態過程。詩人通過描繪這一變化表達對自然萬物聚少成多,由弱變強等變化的思考,富有理趣。
示例二:我選B組。
“舊溪聲”與“萬古”連用,用夸張的手法描繪出溪水不因時間變化而停止流淌的常態。表達詩人對世間萬物變與不變的思考,引人深思。
4.(1)A.三篇游記在寫景之后都直接明了地抒發感慨,如《岳陽樓記》末段作者直抒胸臆,明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醉翁亭記》末段作者直接抒發“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之感慨,點明與民同樂的思想情感,直率顯豁。
B.三篇在寫景與記游之后,都在文章適當位置發表議論,抒發自己志向或情懷。如范仲淹針對兩種景物的對比發表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議論;歐陽修在描述滁州景物后,發出“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議論。
(2)①劃線句子以四字句為主,如“松堤內繞,巖壁外交”,具有節奏感;同時句子多有對仗,如松堤對巖壁,內繞對外交,與南朝時期的駢文特征相似。
華語網說明:網頁不能完整展現doc文檔格式、文檔中圖片未上傳。歡迎點此下載溫州九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卷。
(2)此處引用論證不合適。材料一魯迅先生否定了《三國演義》人物塑造的成就,沒有談及人物形象的類型化;從小論文的表述來看,對人物類型化持肯定態度,所以用否定的觀點以及不相關的內容來論證肯定的觀點,并不合適。
(3)示例:林沖經歷了從隱忍到反抗的過程。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受他的出身和人生追求所限,在遇到妻子被高太尉的干兒子調戲、被高太尉設計誣陷等一系列打擊時,他處處隱忍,希望能夠有朝一日得到平反,重新獲得自己曾經擁有身份。在草料場親眼目睹好友設計陷害自己,生命受到威脅,做出復仇之舉。(初到梁山,寄人籬下,最終在吳用等人的助推下推翻王倫,內心的反抗意識逐漸覺醒。招安之后,表現無比勇武,將應有的風范完全展現出來。)可見,他的性格形成與他的出身、人生追求、所處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