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江蘇省宿遷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初中三年,我們以理想為經,行動為緯,共同編織了屬于我們的一段時光,一段經歷,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時光在繼續,足跡在延伸。同學們,拿起筆,繼續書寫吧!
華語網說明:以下TXT無格式文檔僅供預覽,【完整Doc文檔及答案請點此下載(下載頁還有近10年中考卷)】
一(25分)
1.參加“親近傳統文化”主題班會,請你準備發言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jīng( )和精華所在,承載著民族記憶和民族精神。傳統文化教育如何推陳出新?從春晚上廣受歡迎的《八段錦》節目,到形式多樣的非遺文化體驗、博物館數字展覽( ),越來越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從民間走上舞臺,從線下走到線上【甲】 融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各類文化載體中。用【乙】 的方法,用【丙】 的步驟,引導青少年在了解中親近傳統文化,在親近中熱愛傳統文化,【丁】 ,在弘揚中勇擔復興使命。
(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
結jīng______ 展覽______
(2)在文段中甲處橫線上填入恰當的標點:______
(3)在文段中乙、丙兩處橫線上依次填入成語,恰當的一項是( )
A.潤物無聲 循序漸進
B.耐人尋味 周而復始
C.誨人不倦 相得益彰
D.相輔相成 紛至沓來
(4)在文段中丁處橫線上加一句話,使發言稿更連貫、流暢。
2.參加校園古詩文大會,請你接受挑戰。
(1)【連連看】請從下面屏幕上出現的15個漢字中,選取10個字,組成《論語》中的兩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接龍】用古詩詞原句填空。
征蓬出漢塞,①__________。→天街小雨潤如酥,②__________。→無可奈何花落去,③__________。
(請分別用王維《使至塞上》、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和晏殊《浣溪沙》中的句子填空)
(3)【飛花令】用含“月”的古詩詞名句填空。 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__________(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__________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詩題畫】根據下圖畫面的意境,題上合適的兩句古詩。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參加“數字賦能學習生活”讀書節,請你精心準備。
【媒體資源】近年來,我國加快完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體系,統籌推進5G、數據中心、衛星互聯網、物聯網等建設與發展,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協調聯動水平快速提升。數字技術不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深刻改變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生態。前不久,一份網絡平臺的讀書生態數據報告顯示,《我與地壇》正成為最受歡迎的名著經典,在一次直播中,僅推薦28分鐘,該書便賣出了25.2萬本。網絡打破了傳播界限,讓讀書學習走進日常、變成習慣,人們利用空隙時間看電子書、聽音頻課,降低了成本、節約了時間�!�2023年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我國當年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7億。
(摘編自桂從路《讓網絡多一些書香》等,新華社2024年5月20日)
【校園快訊】日前,八年級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開設物理與地理學科興趣課,引發了廣泛熱議。在《建造倍力橋》一課中,李老師將生成式智能納入教學過程,利用ChatGPT(聊天機器人程序)工具輔助教學。同學們通過與ChatGPT一對一問答,主動發現問題、提出疑問、解決問題,結合人工智能指導,親手搭建倍力橋木制模型,實驗參與度達到“1+1>2”的效果。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空前高漲。
(1)宣傳組準備在校園懸掛一些對聯營造氛圍,請你根據以下上聯對出下聯。
上聯:文化發展 下聯:____________
上聯:物理課地理課課課有趣 下聯:____________
(2)同學們為讀書節準備了精彩的節目,請你為以下兩個節目撰寫一段串詞。
節目1:主題誦讀《數字為學習賦能》節目2:小品《1+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書節安排了“與語文老師面對面”訪談活動,請你圍繞讀書節主題,設計3個問題,向語文老師提問。
示例:怎樣讓電子閱讀更好地服務我們的語文學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65分)
(一)古詩文閱讀(24分)
參加校文學社組織的“蘭”主題詩文共讀活動。
【甲】蘭
(明)陳汝言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雖承愛護力,長養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①。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
(選自明·簟溪子《蘭史》,中國林業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注】①雕傷:花木枯萎。雕,通“凋”,凋落,衰敗。
【乙】跋①盆蘭
(明)李流芳
①己未春,余北上至濠梁,病還。夜則苦不寐獨處惘惘非對友生流連酒肆即無以遣日。二月二日,與子薪、韞父、爾凝、家伯季從子,泛舟南郊,聽江君長弦歌。值雨,子薪偕爾凝、君長宿余家。盆蘭正開,出以共賞。子薪故有花癖,燒燭照之,嘖嘖不已。
②花雖數莖,然參差掩映,態變頗具。其葩或黃或紫,或碧或素。其狀或含或吐,或離或合,或高或下,或正或攲;或俯而如瞰,或仰而如承②,或平而如揖,或斜而如睨,或來而如就③,或往而如奔�;蛳囝櫠缧�,或相背而如嗔,或掩抑而如羞,或偃蹇④而如傲,或挺而如莊,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語,或獨立而如思。蓋子薪為余言如此,非有詩腸畫筆者,不能作此形容也。余既以病不能作一詩記之,欲作數筆寫生,而亦復不果。然是夜與子薪對花�、菡勆鯕g,胸中落落一無所有,伏枕便酣睡至曉,從此病頓減。此花與愛花人皆我良藥,不可忘也。
(選自《檀園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有刪改)
【注】①跋:寫在書籍和文章的后面,多用來評價內容或說明寫作經過。②承:捧著。③就:前往。④偃蹇(jiǎn):高聳的樣子。⑤�。毫鲿�,此處指暢快。
4.甲詩“長養非其方”中的“長”字,有同學認為應該讀“cháng”,有同學認為應該讀“zhǎng”。你贊同哪種讀法?談談你的理解。
5.乙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超出三處不得分)。
夜則苦A不寐B獨處C惘惘D非對友生E流連F酒肆G即無以H遣日
6.根據方法提示解釋乙文中加點的詞。 文中詞句 方法 解釋 或相顧而如笑 【查工具書】顧:①看;②考慮;③拜訪;④反而 (1)_____(填序號) 或倚而如困 【結合語境】或挺而如莊,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語 (2)_____ 而亦復不果 【課內關聯】未果,尋病終(《桃花源記》) (3)_____ 7.用現代漢語翻譯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子薪故有花癖,燒燭照之,嘖嘖不已。
8.朱自清在《經典常談》中說,好詩往往“自然達意,委婉盡情”,甲詩也有這樣的特點。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9.請梳理乙文中“蘭”能讓作者“從此病頓減”的原因。
10.有感于“蘭”的品質,你想制作一枚蘭花書簽,勉勵自己做“蘭”一樣的人。請結合對詩文的感悟,撰寫書簽上的文字。(不超過50字)
(二)組合文本閱讀(11分)
暑期將至,學校開展“假期生活規劃”主題活動。
【材料一】
活動宣傳海報。(見下圖)
【材料二】
①人是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教育的使命不能分割為德智體美勞五個向度的獨立發展。從教育的內容看,“五育”之間有著天然的有機聯系;從教育的功能看,任何一類教育教學活動都蘊含著多方面的育人資源。因此,“五育”不應是五個方面各自獨立、相互并行,必須融為一體、有機貫通,實現由“五育”并舉到“五育”融通的演進。
②育人先育心,“五育”對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各有側重,但價值塑造的旨歸異曲同工。我們要牢固樹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把價值塑造放在首位,引導學生自覺地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
③在育人體系中,體育具有基礎性、高階性的特征,指向人的生命健康。但長期以來,教育“弱于體”的現象普遍存在,為此,我們要著力加強新時代體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圍繞“教會、勤練、常賽”,通過特色體育活動和群眾性競技性體育賽事,引導學生在體育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④“五育”融通的深入推進,還要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只有涵育學生的“昭昭文心”,才能真正做到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選自高翅《“五育”融通育全人》,《光明日報》2023年5月30日,有刪改)
【材料三】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肌發達,心臟搏動有力,從而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體育鍛煉還能夠增強呼吸系統的動能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不僅肌肉發達,而且神經系統的功能也得到加強,從而增強了身體的協調性,同時動作的速度、靈活性和對外界刺激的適應能力都得到明顯的提高。
(選自《生物學》八年級下冊,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材料四】
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可以育美。勞動教育強調身心參與,注重手腦并用,讓學生面對真實的任務情境,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一堂好的勞動課,就是要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通過勞動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磨練意志、鍛煉自己。就拿烹飪來說,根據《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各年級學生有不同的實踐任務,例如:1~2年級從擇菜、洗菜學起,可以剝毛豆、做水果茶,7~9年級要能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獨立完成3~4道菜。循序漸進,做中學、學中做,方能取得實效。
(選自吳月《播下熱愛勞動的種子》,《人民日報》2024年4月21日,有刪改)
11.以下對二、三、四則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五育”之間有著天然的有機聯系,不應是五個方面各自獨立、相互并行,必須融為一體、有機貫通。
B.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不僅可以使自己的肌肉發達,還可以在體育中享受樂趣、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C.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可涵育學生的“昭昭文心”,因而智育是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主要手段。
D.勞動課要注重實踐,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喊”勞動,要切實保證學生有必要的勞動實踐經歷,避免走過場。
12.如圖是小美同學的暑期一日生活規劃,請你指出這份規劃有哪些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 暑期一日生活規劃 時間 活動內容 7:00 起身 7:30 早餐 8:00-9:30 自主預習高年級課程 10:00-11:30 參加書法或古箏興趣小組 12:30 午餐 13:00-14:00 午休 14:30-17:30 到圖書館讀書 18:00 晚餐 18:30-20:30 看電視 21:00 就寢 不足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