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24分)
大千世界,五彩斑斕,像洶涌的浪潮向我們撲面而來。我們勇敢地迎面而去,存一份感念,多一份渴盼,懷著熱愛奔赴夢想。
華-語-網說明:網頁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1.班級舉行“熱愛與潛能”主題班會,以下是你的演講片段。(6分)
當我們真正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說每個人都擁有一座名為“潛( )能”的金礦,那么“熱愛”便是打開金礦的那把鑰匙。熱愛給你動力,為你fù( )能,吸引著你不斷去探尋、 甲 生命的種種可能性。同樣,它也會給你勇氣,使你堅定,讓你對所有的困難都能無畏無懼,甘之如飴。無論處于何種境地,熱愛永遠是我們可以依賴也必須依賴的精神力量。找到你所熱愛的事, 乙 時間里的每一刻,_____________。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
潛( )能 fù( )能
(2)在文段甲、乙兩處橫線上依次填入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探究 享用
B.開掘 享受
C.開掘 享用
D.探究 享受
(3)請在末尾橫線處加上一句話,使表達更加完整。(2分)
2.填寫名句,感受作者筆端流露的各種熱愛之情。(8分)
熱愛是對自然風光的流連,是陶弘景眼前“兩岸石壁,(1)____________”的多彩,是常建筆下“(2)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的禪意;
熱愛是對親人摯友的牽掛,是蘇軾“(3)____________,千里共嬋娟”的祝愿,是王勃“海內存知己,(4)____________”的勸勉;
熱愛是對知識智慧的吸納,是孔子“(5)____________,不亦說乎”的教誨,是朱熹“問渠那得清如許,(6)____________”的頓悟;
熱愛是對家國天下的擔當,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激昂,是“(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愛國情懷。
3.班級開展“我愛科技·樂享生活”綜合實踐系列活動,本次聚焦“一次性產品消費”,請你參與。(10分)
【活動一:走訪社區】鄰居楊阿姨說,家中的老人生病住院,在外地工作的女兒主動從網上為她買來口罩、酒精濕巾、餐具、紙尿褲、馬桶墊、蒸汽眼罩……這些一次性產品幫她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也幫她熬過了辛苦陪床的時間。此后,她發現一次性用品遠不止上述那些,廣泛涉及衣食住行、醫療等各方面,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她覺得太浪費了,女兒卻覺得性價比不錯。女兒還說,如果大家都不用,該有多少人失業呀。
【活動二:________】《科學大眾》刊載:一次性筷子制作過程中須經過滑石粉打磨、硫磺熏蒸、雙氧水漂白,所以使用過程中遇熱會釋放硫磺,侵蝕呼吸道黏膜并對消化道造成腐蝕。一次性用品過了保質期很可能滋生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等。我國每年大約使用450億雙一次性筷子,需占用林地約184萬畝。一次性筷子、外賣塑料盒、塑料袋等的處理,直接或間接地污染了大氣、水、土壤。我國每年如果減少一次性筷子使用量的10%,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3萬噸。
【活動三:________】如何處理使用過的一次性產品呢?同學們來到當地化工廠請教工程師,了解到我國目前主要采用填埋或焚燒的方式。不過有的一次性用品可以回收制成其他物品,從而循環使用。例如:現在很多飲料瓶是由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回收處理后可成為地毯、船帆等許多產品的原材料,5個PET飲料瓶就可以做一件T恤衫。
(1)請仿照【活動一:走訪社區】的命名方法,為活動二、三命名。(2分)
活動二:________________
活動三: ________________
(2)你參加了班級的辯論賽,辯題為“‘一次性產品消費’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請寫出你的觀點并陳述理由。(4分)
(3)“小貼士”是一些小的提示、幫助、建議、小竅門等。你準備在家中張貼一張“一次性產品”使用小貼士,請對其內容進行設計。(4分)
(每條不超過12個字)
二、閱讀(66分)
閱讀讓我們認識世界,也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一)古詩文閱讀(24分)
【甲】春題湖上注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此詩作于長慶四年(824),作者杭州刺史任期屆滿之時。
【乙】錢塘湖石記
錢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條,具列如下:
錢塘湖北有石函①,南有筧②。凡放水溉田,每減一寸,可溉十五余頃;每一復時③,可溉五十余頃。先須別選軍吏二人,與本所由④田戶,據頃畝,定日時,量尺寸,節限而放之。
若歲旱,百姓請水,須令經州陳狀,刺史自便押帖⑤,即日與水。若待狀入司,符下縣,縣帖鄉,鄉差所由,動經旬日,雖得水,而旱田苗無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即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