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破陣子》原文、注釋、翻譯、在線朗讀與賞析
說明:本文為華語網[thn21.com]飄零書生604老師整理的李煜《破陣子》資料,僅供學習參考之用。
【原詩】:
破陣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注釋】:
1 四十年:南唐始祖建國至后主為宋所滅,前后三十九年,舉其成數而稱四十年。
2 霄漢:指云天。
3煙蘿:云霞草木,指隱居生活。
4干戈:兵器。
5一旦歸為臣虜:指李煜被宋俘虜。
6 沈腰:南北朝時詩人沈約在朋友信中有“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的句子,后人用“沈腰”指人瘦。
7潘鬢:晉代文學潘岳在《秋興賦序》里說他三十二歲時頭發就開始花白。后以“潘鬢”作為中年鬢發初白的代稱。
8 廟:祖宗的祠廟。
9 教坊:古代朝廷中掌管女樂的官署。
10宮娥:宮女。
【作者簡介】:李煜簡介與生平
【朗讀節奏劃分】:
破陣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寫作背景】:
此詞是李煜亡國淪為臣虜之后回首往事之作,大約寫于他生命的最后兩年,表現了對今昔之感差異太大的感傷之情。
【翻譯】:
開基創業四十年的國家,縱橫三千里地的土地山河;鑲鳳的殿閣,雕龍的宮樓連接著云天;名貴的花卉,珍奇的樹木,恰似煙霧擁聚,藤蘿交纏,我生長在這里,哪里曉得什麼刀兵戰事!一朝變成了被迫俯首稱臣的俘虜,此后啊!我的腰圍將會像當年沈約那樣消減下去,鬢發也將會如潘岳那樣一片斑白.最難堪的是辭別太廟的時刻,教坊的樂隊還大吹大擂的奏起離別之歌.我只有淚流滿面,對著身邊侍候的宮娥。
【翻譯二】:
南唐開國已有四十年歷史,是幅員遼闊的大國。宮殿高大雄偉,可與天際相接,宮苑內珍貴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煙霧里的女蘿。在這種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戰爭這回事呢?
自從做了俘虜,我因為在憂慮傷痛的折磨中過日子而腰肢減瘦、鬢發斑白。最使我記得的是慌張地辭別宗廟的時候,宮廷里的音樂機關/教坊的樂工們還奏起別離的歌曲,這種生離死別的情形,令我悲傷欲絕,只能面對宮女們垂淚而已。
【在線朗讀】:
【簡析】:
這是李煜降宋之際的詞作。上片寫南唐曾有的繁華,建國四十余年,國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樓閣高聳入云霄,庭內花繁樹茂,這片繁榮的土地,幾曾經歷過戰亂的侵擾。幾句話,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寫實,但卻飽含了多少對故國的自豪與留戀�!皫自R干戈”,更抒發了多少自責與悔恨。 下片寫國破�!耙坏倍殖猩掀皫自敝湟�。筆鋒一疊,而悔恨之意更甚。終有一天國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蒼老。尤其是拜別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聽到教坊里演奏別離的曲子,又增傷感,不禁面對宮女慟哭垂淚。
此詞上片寫繁華下片寫亡國,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而極衰,極喜而后極悲,中間用“幾曾”、“一旦”二詞貫穿轉折,轉的不露痕跡,卻有千鈞之力�;诤拗橐缬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