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七品降八品》“交河蘇斗南”原文與翻譯
交河蘇斗南,雍正癸丑會試歸。至白溝河,與一支遇于酒肆中。交河的蘇斗南,雍正十一年會試回來,到了白溝河,同一個友人在酒店里相遇。
友方罷官,飲酣后,牢騷抑郁,恨善惡之無報。友人剛剛罷官,暢飲以后,牢騷抑郁,恨為善為惡得不到相應的報應。
適一人褶褲急裝,系馬于樹,亦就對坐。剛巧一個騎服便裝的人,把馬系在樹上,也在對面就坐
側聽良久,揖其友而言曰:“君疑因果有爽耶?旁聽了很久,向蘇的友人拱手行禮而說道:“您懷疑因果有差失嗎?
夫好色者必病,嗜博者必貧,勢也;劫財者必誅,殺人者必抵,理也。好色的人必然生病,嗜好賭博的人必然貧窮,這是勢;搶劫錢財的人必然受懲罰,殺人的人必然抵命,這是理。
同好色而稟有強弱,同嗜博而技有工拙,則勢不能齊同樣好色而稟賦有強弱,同樣嗜好賭博而技術有工巧拙劣,那么勢不能一般齊;;同劫財而有首有從,同殺人而有誤有故,則理宜別論。此中之消息微矣。同樣搶劫財物而有為首的與脅從的,同樣殺人而有誤殺有故殺的,那么理應另有說法,其中的變化就十分微妙了。
其間功過互償,或以無報為報;罪福未盡,或有報而不即報。這中間功和過互相抵償,或者以沒有報應為報應;罪或福沒有受盡,或者有報應而不立即報應。
毫厘比較,益微乎微矣。一毫一厘的比較,更加微乎其微了。
君執目前所見,而疑天道之難明,不亦顛乎?您拿眼前所見到的,而懷疑天道的難明,不也荒謬嗎?
且君亦何可怨天道,君命本當以流外出身,官至七品。而且您又怎么可以埋怨天道,您的命本來應當從九品以下出身,官做到七品。以君機械多端,伺察多術,工于趨避,而深于擠排,遂削減為八品。因為您有多種多樣的機詐之心,偵察的方法又多,善于趨吉避兇,而深于排擠,于是削減為八品。
君遷八品之時,自謂以心計巧密,由九品而升。不知正以心計巧密,由七品而降也。”您升八品的時候,自以為心計靈巧細密,由九品而升,不知道正是因為心計靈巧細密,由七品而降的。”
固附耳密語,語訖,大聲曰:“君忘之乎?”于是附著他的耳朵秘密地說了一陣,說完大聲道:“您忘掉了嗎?”
友駭汗浹背,問何以能知。友人驚駭地汗流浹背,問:“你怎么會知道?”
微笑曰:“豈獨我知,三界孰不知?”掉頭上馬。惟見黃塵滾滾然,斯須滅跡。
那人微笑地回答說:“豈單單是我知道,三界之中誰不知道?”說完掉轉頭上馬,只見黃塵滾滾地一會兒消失了形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