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葉君健先生簡介資料是我們從網絡資料、教學參考書等資料整理,不能確保絕對正確,收錄于此,令為老師朋友教學《看戲》一課時介紹作者參考之用。如簡介中有不實之處,墾請批評指正,我們將立即更新。
葉君�。�1914-1999)漢族,筆名馬耳,湖北黃安(今湖北紅安)人。著名的小說家、文學翻譯家和兒童文學作家,又是長期從事對外宣傳工作的宣傳家。葉君健作品具有高度的現實主義精神,詩的意境與韻味,以及簡潔樸素的語言風格。
1933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寂靜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曠野》、《遠程》),散文集《兩京散記》,短篇小說集《葉君健小說選》、《葉君健童話故事集》等。 另外譯著《安徒生童話全集》等。
1914年,葉君健生于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的一個小山村。
1932年,葉君健考入武漢大學,攻讀外國文學。
1933到1936年,他陸續用世界語寫了13篇短篇小說,包括《歲暮》、《王得勝從軍記》等,于1937年結集為《被遺忘的人們》出版,署名馬耳。
1936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外文系。
抗日戰爭爆發后,葉君健停下了自己的小說創作,投身到抗戰的宣傳工作之中。他輾轉于武漢、香港、重慶等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外語,作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他在這一時期所翻譯的中國抗戰文學作品,后來被收為英語和世界語兩個集子出版。
1938年在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政治部第三廳從事國際宣傳工作,同年參加發起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香港主編英文刊物《中國作家》,任重慶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教師。
1944年應聘赴英任中國抗戰情況宣講員,劍橋大學英王學院歐洲文學研究員。
1949年歸國,歷任輔仁大學教授,文化部外聯局編譯處處長,《中國文學》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主任。
中國民盟中央委員,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