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夏收前,大舅突然去世了。
②要放在以前,母親肯定得說點啥�?墒茄巯�,還說啥呢?
③父親沒有安慰母親,悄聲出了門,轉悠到麥地邊。金燦燦的陽光鋪滿了麥地,即將成熟的麥子如陽光一樣金燦,晃得人眼脹。父親吸吸鼻子,成熟的麥香味在四周搖晃。一陣熱風吹來,麥香味在陽光中像爆米花似的,一縷一縷地飽脹、迸裂,忽然間濃烈起來,隨著熱浪裹住了父親。父親沉沒在醉人的麥香味里,卻被嗆得連連咳嗽。風瞬時而來,又突然跑走,海潮似的麥浪在陽光里漸漸復歸平靜。父親望著麥田,突然間淚流滿面。
④母親與大舅的矛盾來自外婆去世那年。外婆去世了,大舅承擔了喪葬的一切費用�?蓡栴}出在他拿來的麥子上,是當年受雨水浸泡過的芽麥。其實,芽麥曬干了看不出有問題,磨成粉后跟正常的也沒啥區別,只是一吃就露餡了。外婆活到了九十多歲,算是喜喪,所以親戚們也沒表現出多么悲哀,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到吃飯時,鍋里的面條煮成了糊糊,這怎么吃?請來的廚子有經驗,抓過一把面粉嘗了嘗,又呸呸吐掉,一臉不屑地說,這是芽麥!可大舅很鎮定,并且還有點理直氣壯。他說芽麥怎么啦,芽麥也是麥!
⑤母親也沒想到自己的大哥居然做出這種事來,忍不住大聲痛哭起來。母親的哭聲就像號令,人們從她的悲慟聲中聽出了意圖,一擁而上,將大舅轟出了院門。
⑥沒人注意大舅是怎么離開的。外婆出殯那天,大舅沒去,也沒法去,一個人躲在山坡上大哭了一場,哭得無比酣暢,無比悲涼。僅僅是因為一些芽麥,大舅眾叛親離,這個結局任是誰也想不到的。
⑦從此,大舅沉默寡言,關起院門自己過活。他守著存儲了四五年的陳麥,日子過得平靜而安詳。大舅沒什么念想,他的日子簡單到只剩下糧食——只要倉里囤滿糧食,他的心里就是滿足的。
⑧大舅愛麥如命是有根由的。一個人,一種習性的延續不可能無緣無故。鬧饑荒最嚴重那年,大舅是生產隊倉庫保管員,他每天去糧庫翻翻弄弄,名義上怕麥子發霉變質,其實是往鞋子里灌些麥粒�;丶业钩鲂永锏柠溩�,也就一小把,還沾有濃濃的腳臭味。外婆關上門,把這一小把麥粒偷偷地用石窩搗碎,拌上野菜煮成菜糊糊,才使家人渡過了饑荒。當然,我們家也沾了大舅的光,外婆每次藏下幾顆麥粒,夠兩三把,就邁著小腳走七八里地送到我家。母親晚上給我們煮一小鍋面菜糊糊,我們兄妹幾個從來沒嫌棄過帶有腳臭味的面菜糊糊,還搶著喝呢。也正因為這些,父母親對大舅充滿了感激。
⑨這么多年,母親其實早就想通了,不就一點芽麥嘛,至于把一個血肉相連的人生生從心中剔除出去?母親抹干臉上的淚,開始張羅大舅的喪事。她在自家麥地里選一塊地,給大舅做墓地。
⑩大舅下葬那天,酷夏的熱風一大早就刮了起來,且一陣緊似一陣。棺材要掩埋時,父親轉身走出人群,揪了一把金燦燦的麥穗,回來輕輕放到大舅的棺蓋上,大喊一聲,他大舅,你愛麥子,就讓這把麥子陪你去吧!
?這時母親也去揪了把麥穗,湊到一堆燃燒的麻紙上,火很快烤到了麥粒。瞬時,麥子的香味混合著火紙、香燭的味道,在墓地彌漫開,悄悄地鉆進每個人的鼻孔。母親哽咽道,你們聞到了吧?這烤熟的麥粒中,有股腳臭味!
?父親老淚縱橫,從母親手中接過烤熟的麥穗,兩只布滿青筋的大手,揉搓出焦黃的麥粒,緩緩灑向墓坑……
(選自《中國作家》2011年第13期,有刪節)
18.結合全文,簡要概括母親對大舅的感情變化過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主人公大舅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作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請簡要賞析第③自然段中劃線句子的表達特色。(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圍繞麥子展開情節,寫法簡練,卻有著深厚的思想意蘊。請結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蘊。(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8.(大饑荒年代)感激——(芽麥事件中)怨恨——(芽麥事件后)冷漠——(大舅去世后)歉疚、懷念。(4分。每點1分。第④點答不完整,不給分。順序錯了不得分。)19. ①孝順。大舅主動承擔外婆喪葬的費用。②質樸。大舅一心攢糧。③儉樸。如把糧食當作生命。④忍耐。大舅沒去外婆出殯儀式。⑤木訥。大舅沉默寡言。⑥執拗。芽麥事件中大舅說芽麥也是麥。(答對四點得4分)…點此查看高中散文閱讀訓練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6頁)… 21.①大饑荒年代中大舅夾帶麥粒,以及母親對大舅的歉疚與懷念,表現中國人對親情觀念的重視和倡導。②大舅在外婆喪禮上以次充好,人們對其行為的鄙視與孤立,反映了村民們傳統的孝與義的道德準則。③大舅頭腦中的芽麥與好麥并無差別,對麥子的珍惜,表現其樸素的自然觀和生活觀。④大舅的攢糧,表現農民傳統的憂患意識。⑤人們對大舅行為的逐漸理解,表現作者對回歸自然和簡樸生活理念的倡導。(6分。每點2分,答對任意三點即可。不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得一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