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就是一張膜
許鋒
(本文由廣州市小小說協會會長許鋒作品 由作者授權轉載)
中國人講面子。講得要死。老子輩兒講,兒子輩兒講,孫子輩兒也講。連我十來歲的女兒動輒都說,老爸真不給她面子。
美國人是不是也講面子,我英語單詞掌握得少,沒和他們正面打過交道,不太清楚。但看翻譯過來的電影,美國人說話喜歡直來直去,大多時候不太給人面子。
面子是活的,能游移。人本來沒面子,“混”得好了,就有了面子,還油光锃亮的。人家要面子,你若是不給,就傷面子,有時傷得深,人受到深深的傷害,會記恨你一輩子。也有的人本來沒面子,后來也沒“混”好,就一直沒面子,偏偏在特殊的場合又喜歡個面子,比如在老鄉面前,在親戚面前,在哥們面前,在情人面前,既然要裝面子,就要小心“穿幫”,你要幫他不讓他穿幫,也不容易,起碼得跟著撒些謊,挺累人的。還有的人不分青紅皂白老把個面子掛在臉上,從沒想過要放下來,風光一時,但有時很麻煩,因為那樣的面子不是掛著,是已經與臉融為一體了,根本就分不開,若是他真有煩心事你想幫他也沒法子幫——面子是不能戳破的,一破人就窘迫得很。有的人倒是拿得起放得下,昨日為官,該咋地就咋地,今朝為民,東家長西家短,和善——人有時主動把面子放下,反倒是有面子了,大家都覺得他不顯擺,不做作,就更尊重他。
面子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實在是復雜得很�?傮w上說,有些底氣的,有些本事的,有些能耐的,有些地位的,有些人緣的,有些錢的人,對面子在意得多一些,就有一些人老把面子一直結結實實地貼在臉上,風吹不動,雨打不動,像狗皮膏藥似的粘著——一旦撕下來時,那臉準會慘不忍睹。
好面子是國人優良的傳統,我也不能例外。咱給你面子,咱老給你面子,你不給咱面子,你總不給咱面子,你以為你是誰?我就想,場面上,大家都講面子,那就講唄,該尊稱決不省略,該少言決不多語,該坐左邊決不坐右邊,該坐臺下決不坐臺上,該不表態決不亂擲地有聲——私下里,面子該除去就除去,除去了才是一家人,才輕松。
面子就有點像面膜。面膜這個東西時鮮的女人都知道,估計也都用過,什么化學原理我沒研究過,估計是有除皺、清潔,給臉上光、“打蠟”的作用。面膜是死東西,貼到臉上,臉“活”了,雖成了鬼樣,但只要足不出戶,嚇不死人。到了時間把它撕下來,它成了垃圾,人就有了面子,鮮亮,活泛,青春,“煲”出一點信心。但夜里時,誰要掛著一張面膜上街,膽大的人也會被嚇個半死,所以面膜這東西該貼就貼,該撕就撕,千萬不要客氣。
面子能裝,面膜能貼,都含有水分。有水分的東西有時好,比如黃瓜和臉蛋兒;有時不好,比如柔情蜜語。
但這年代,人基本上都學實惠了,學會了得過且過,學會了惹不起躲得起,學會了說假話也是一種風尚,所以帶著假面具的人越來越多,“面子上能過去”居然成為價值尺度——偶爾遇到寧可拍桌子也不打馬虎眼,寧可清唱也不混音兒假唱,寧可得罪人也不委曲求全,寧可丟了烏紗帽也不欺負老百姓的人,真是奇跡——這些人的面子上沒貼面膜,沒有水分,是干貨。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