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湯達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美學思想及道德思想共同組成了一棵分枝眾多的大樹。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不論他自己如何桀驁不馴地自稱“宗派信徒”,他其實并非如此。
(選自《司湯達傳》有刪節)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司湯達把文學作品中的政治觀點形象地比喻成音樂會上的槍響,闡明了自己的文學創作觀點。
B.在創作實踐中,司湯達的作品有機地融合了政治因素,并鮮明展現了政治因素在文學作品中的價值。
C.作者認為司湯達不是一位真正的浪漫派作家,是因為浪漫主義最初代表的是陳舊的文學,而
司湯達的作品卻與此不同。
D.司湯達批評雨果的詩句“毫無意義可言”,是因為他認為雨果的詩歌創作沒有思想而顯得“干癟又平庸”。
E.這是一篇評述式的人物傳記,雖然缺少生動的敘事性,但作者將司湯達置于特定的歷史大環境以揭示其獨特性則顯示了鮮明的深刻性。
(2)選文第二段畫線語句“自由的輕騎兵,它們永遠像火一樣燃燒”的特點和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答:
(3)文章說“司湯達是個最頑固堅持作家主張的作家”,結合文章,概括句子所說的“作家主張”指的是哪些內容。(6分)
答:
(4)選文結尾說,“不論他自己如何桀驁不馴地自稱‘宗派信徒’,他其實并非如此”,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
12(1)答B得2分,答E得3分,答A得1分。答CD不得分(C項雜糅了司湯達在意大利和法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時的情況,D項強加因果,原因歸納不當)
(2)特點:這是兩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句,司湯達把他所追求的政治比喻成輕騎兵,像火一樣燃燒著激情,突出了他所認為的政治應該是充滿自由,充滿勇氣的。(3分)作用:從文體角度說,引用傳主的語句增強了傳記作品的真實性。同時,作…查看完整高中傳記類閱讀訓練答案100則(本題在答案頁第一頁) …掉“只屬于”或“才會有”;D項應“提升素養”)
15.B
16.環境考古學是在復原古代人類生存環境的基礎上,探討古代人類社會及其演化同自然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在……基礎上”1分,“探討……關系”2分,句式2分)?
17.(1)旅途中,友情總顯得那么珍貴。它淳樸真摯,不張揚不虛偽,默默地陪伴著每段前進的路。
(1)危機時,理智總顯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靜,不盲目不沖動,穩穩地保護著每個遇險的人。 (內容2分 形式2分 修辭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