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婀娜《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湯一介:文化復興“逐夢人”》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湯一介不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也用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來要求自己。
“只是一個哲學工作者”
“小時候父親很少管我們,也很少過問我們的功課。父親教給我最重要的是傳承祖輩的‘家風’,學習做人的道理。”湯一介記得,父親曾經把他珍藏的一幅《頤園老人生日燕游圖》拿給他,上面有一段祖父約 700 字的題詞,其中他記憶最深刻的是,“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素位而食,隨時而安,固吾立身行己之大要也。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逸樂。”對此,湯一介曾解釋說,“‘事不避難’就是困難的事情,你應該承擔的就要承擔;‘義不逃責’即合乎道義的事情,你就應該負起責任來。”他將這段為人處世的祖輩遺訓當作座右銘,身體力行、孜孜以求,在中國傳統哲學領域探尋真善美。
湯一介常說,“人活一天,就要做事,只有做事才能體會到快樂。你的快樂就是你的生命。你要不做事,你就沒有快樂,也就沒有生命。”
湯一介一生既用力于構建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論體系,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這三個基本命題闡發出儒學真精神;也關注中西文化融合問題,強調“中西兼通”,并且提出“要創造若干個中國化的西方哲學”、“建立中國的解釋學”研究課題。
湯一介覺得自己不是哲學家,“我是一個哲學史家。因為我并不認為我已經創造出了一個哲學體系,我現在是研究一個一個哲學問題。好像我的長處是,從上世紀 80 年代一直到現在,不斷地提出新的哲學問題來。”
和而不同儒者“范兒”
在湯一介創辦的中國文化書院里,每個導師的學術觀點不同,個人興趣愛好也不一樣。但大家相處融洽,每個人都心情愉悅。
在深圳大學文學院院長景海峰看來,中國文化書院的兼收并蓄、和諧融洽發展,與其主事者的處事風格和開放心態密切相關。“作為中國文化書院的掌門人,湯一介為書院的事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艱苦的努力,在他的帶領下,書院才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業績,這份成功是與他的人格感召和寬廣胸懷分不開的。”
對于自己所教的學生,湯一介一方面要求學生追求學問的嚴謹性,一方面又強調要繼承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關注現實的優秀品質�;叵霃膸熐髮W的 6 年,楊浩感慨地說,“從先生那里,我感到先生對我們新一代學者的殷切期望。我們不僅學到知識與學問,更學習到如何做人,做一個利益大眾、無私奉獻、對社會有用的人。”
勇挑《儒藏》重擔
“湯先生還是一名活躍的學術活動家、大型中國文化學術工程的組織者。他在上世紀 80 年代創辦的‘中國文化書院’,掀起了一輪傳統文化熱潮。從上世紀末的‘傳統文化熱’,到如今的‘國學熱’,中國傳統文化經過近百年的沉寂,在順利回應了西方文化的挑戰之后,重新走上了復興之路。近年來,湯先生又組織主持教育部重大學術項目《儒藏》工程。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盛世工程。”湯一介的學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廣保說。
湯一介家有兩間書房,雖不大,卻四壁環書。其中,整齊排列的《儒藏》“精華編”格外醒目。“我們編纂《儒藏》的目標是,100 年內不會有人超過,而且成為世界上通行的儒學研究本子。”編纂《儒藏》始終是湯一介要實現的一個愿望。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王博曾這樣評價湯一介,“湯先生以自己半個多世紀學術工作積累的功力和境界,化作深刻而開闊的學術眼光,提出了若干重大的科研課題,不僅為中國儒學搭建了一個研究的平臺,更是為我們中國哲學未來 10 年的發展作出了整體規劃,可以說是‘總設計師’。”
(選自 2014.8.3《經濟日報》 有刪節)
相關鏈接
①湯一介家學淵源深厚,祖父湯霖是前清進士,父親湯用彤是哲學大家。
②上世紀 80 年代,湯一介創建中華文化書院。90 年代,他首創“國學”,提出了中西文化對話,引領風氣之先;2003年76歲時,他又主持規模宏大(收錄了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儒學文獻 3000 余種,約 10 億字)的《儒藏》統纂工程。
③1993 年,美國雜志發表亨廷頓《文明的沖突》一文,強調現代世界的沖突來自文明差異,“伊斯蘭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對西方文明構成威脅”。湯先生于1994年撰文應對,表明立場:文明共存才是人類的出路,世界應該和而不同。
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
A.湯一介先生是當代學人中最具儒者氣象的學者。他牢記“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父親遺訓,且以之為座右銘,身體力行。
B.上世紀 90 年代初,亨廷頓提出“伊斯蘭文明、儒家文明和西方文明互為威脅”的觀點,湯先生予以駁斥,認為文明間的沖突是正常狀態。
C.上世90年代,湯一介首創“國學”,提出了中西文化對話,引領風氣之先,創造出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哲學體系。
D.近年來,湯一介先生組織主持教育部重大學術項目《儒藏》這一盛世工程。已編成的《儒藏》已經成為世界上通行的儒學研究本子。
E.湯先生作為導師,他既要求學生追求學問的嚴謹性,又強調要繼承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關注現實的優秀品質。做一個利益大眾、對社會有用的人。
12.湯一介說,“人活一天,就要做事”,他一生為中國哲學事業做了哪些重大的事情?請簡要概括。13.湯一介先生所以能對中國哲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主要原因有哪些?
14.有學者認為“湯一介先生讓我們找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他引領我們‘回家’”,請結合材料,說說湯一介先生在“引領我們‘回家’”方面所做出的業績以及你對“回家”意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