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狀態年輕,留著平頭,一身天藍棉麻襯衫、貼身亮橙T恤、白色長褲,色彩搭配頗有些“小清新”,也隱約顯露依然緊致的身體線條。
他就是譚盾。他認為,自信是最大的資本,又說:“湖南人的氣質是既鬼氣又放蕩,既浪漫又高尚,既理想又現實”。這個有“霸蠻”性格的湖南人,頭腦中沒有框框。他的確是永遠的“年輕人”,不斷嘗鮮。2013年推出的是“微電影交響詩”,之前他在做的是“建筑音樂”、“互聯網交響樂”,還想嘗試“互聯網歌劇”。
“建筑音樂”的實施地,是他位于上海郊區古鎮朱家角的工作室“水樂堂”。他請來磯崎新工作室的建筑設計師,把一幢水鄉老宅改造成聲音劇場,下層是現代極簡的鋼結構支架,以便將屋外的河水引入屋內,而上層,依舊是中國傳統民居的木質樣式。
不止如此。他還創作了專在水樂堂演出的《天頂上的一滴水》,把河流當琴弦,把他改造的這個建筑當成一件樂器。一出場,樂手們便敲擊水樂堂的鋼梁和鐵梯,是為“鋼鐵搖滾”。然后天頂上水滴墜落,那聲音被建筑的回響不斷放大,好似一支水的交響樂隊。
譚盾又一次實現了他所擅長的“東西方交匯、古典與現代合流”。他形容這是李白所說的“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但實際上他總是在把“大音希聲”變成具體的可見、可觸、可聞、可感,光是樂音還不足夠,各種多媒體都是他的武器。
對于這些,譚盾說,他要感謝紐約,“到了紐約,你瘋狂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1986年,譚盾從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研究生畢業,拿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獎學金飛往紐約,繼續攻讀博士學位。那時他在國內已經成名,與葉小綱、郭文景等并稱中央音樂學院“四大才子”,還為電影《火燒圓明園》寫了主題曲《艷陽天》。他的“離經叛道””也初露端倪。22歲時創作第一部交響樂作品《離騷》,他就加入了鼓、簫等中國民樂元素,因為過于前衛而引起極大爭議。他還記得老師拿著他的曲譜,皺起眉,用四川話問:“你有那么深刻沒有?”
奔向紐約的譚盾,攜帶著滿身銳氣和滿懷雄心。第三天,他就被震了一下。他穿了件汗衫,被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學者聯合會叫去座談,結果在會場見到了西服革履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和建筑界最高獎普利茲克獎得主貝聿銘。李政道跟他談話,談的都是音樂。譚盾有點蒙,心想:要到什么樣的程度,我才能夠跟這些人對話?
譚盾很快察覺到,紐約是分層的。哥倫比亞大學代表的是學術圈,是精英文化,斯文、嚴謹、刻苦耐勞、對知識的追求永無止境;而紐約大學和藝術家聚集的格林威治村,則是通俗文化、前衛藝術生機勃勃的催化地。
譚盾覺得他之所以成為現在的自己,得益于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大學的“浸淫”�!澳銜l現我的創作里,既有哥大訓練帶來的知識面,又有下層那種狂妄、實驗、不屑一顧的膽量�!�
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那段“又窮又浪漫”的時光里,譚盾已經做出了后來使他聲名大噪的陶樂、水樂、紙樂實驗。燒制壇壇罐罐,揉搓、撕扯紙張,探索它們的發聲,這位音樂青年有時看上去更像個裝置藝術家。他也的確在當代藝術圈引起了波瀾。1990年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還邀請他展出了他為作品《九歌》自制的一組陶樂器。
那時候他住在中國城的地下室,室友是如今的著名導演顧長衛�!毒鸥琛肥籽莸暮�,就是顧長衛在這地下室里替他拍的�!拔覜]有錢去工作室拍照。顧長衛說,這還不簡單嗎。他拿繩子串起幾件中國古樂器,掛在一個架子上,然后讓我在那前面席地而坐。他把相機架上,設定成自拍,自己舉個手電筒站一旁給我打光。我最好的一張照片就是這么拍出來的�!�
譚盾喜歡紐約。他說紐約讓他看到自己,自己就是最大的資本,“‘你’就是價值”。
但是,譚盾仍覺得,要真正獲得世界性的影響,還是得借助“上層的訓練”。他想到了交響樂,“全世界有多少交響樂團?交響樂團就是世界性的音樂平臺!我決定我就要做這個,把陶樂、水樂、紙樂放進交響樂里去”。
就像他所預期的,全世界交響樂團都成了他的舞臺。然后,他又往更“上層”去,發展出一套有意與西方“樂音音樂”相對應的“有機音樂”體系——陶樂是土地之聲,水樂是河流之聲,紙樂是風之聲,一切自然之聲,都被他用創作的“巫術”驅趕,攻占曾被主流音樂體系壟斷的殿堂。
這個湖南人站在聚光燈下,不是偶然。(有刪改)
1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湖南人的氣質是既鬼氣又放蕩,既浪漫又高尚,既理想又現實”,文中引用譚盾的這句話主要是為了突出譚盾作為湖南人的驕傲之情。
B.傳記開頭寫“狀態年輕,留著平頭,一身天藍棉麻襯衫、貼身亮橙T恤、白色長褲,色彩搭配頗有些‘小清新’”,意在表現譚盾自信的精神狀態。
C.譚盾的“離經叛道”很早就顯現出來了,他的第一部交響樂作品《離騷》因過于前衛而引起極大爭議,但他的老師仍支持他繼續走下去。
D.譚盾為實施“建筑音樂”,曾將位于上海郊區古鎮朱家角的一幢水鄉老宅改造成為聲音劇場,以河流和建筑作為樂器進行音樂演出。
E.紐約求學的經歷對譚盾影響很大,“到了紐約,你瘋狂的程度是不一樣的”,譚盾在紐約求學時學到了自由、浪漫,學到了狂妄、實驗、不屑一顧。
12.文章中提到了在譚盾眼中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大學的不同,這樣寫有何作用? 請簡要分析。(6分)
13.聯系全文回答:“‘狂人’譚盾”的“狂”表現在何處?(6分)
14.文末說“這個湖南人站在聚光燈下,不是偶然”,請聯系文本和現實,談談你對“不是偶然”的認識。(8分)
參考答案:
11.BD(答B 給3分,答D給2分,答E給1分。)【解析】試題分析:A項是對譚盾性格的總結,表現的有譚盾作為湖南人的驕傲之情,但主要說明了譚盾的音樂與其性格的關系;C項,“他的老師仍支持他繼續走下去”說法錯誤,文中老師的話是一種質疑;E項,從文中來看,譚盾在紐約求學不僅學到了“狂妄、實驗、不屑一顧”,還學到了“斯文、嚴謹、刻苦耐勞、對知識的追求永無止境”。解答此類題一定要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到原文中找到關鍵句子,然后細細揣摩蘊含在其中的內涵�?键c: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查看完整高中傳記類閱讀訓練答案100則(本題在頁答案第4頁) …②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離經叛道”,在自己的交響樂作品《離騷》中加入了簫、鼓等民樂元素;③他在紐約求學期間不斷尋求音樂上的創新,做了后來使他名聲大噪的陶樂、水樂、紙樂實驗。(每點2分,大意對即可)【解析】試題分析:抓住第2段“他認為,自信是最大的資本,又說:‘湖南人的氣質是既鬼氣又放蕩,既浪漫又高尚,既理想又現實’。這個有‘霸蠻’性格的湖南人,頭腦中沒有框框。他的確是永遠的‘年輕人’,不斷嘗鮮”,倒數第3段“我決定我就要做這個,把陶樂、水樂、紙樂放進交響樂里去”加以概括提煉即可�?键c: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14.示例:①(4分)譚盾能夠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是有原因的:譚盾具有湖南人既鬼氣現實又浪漫理想的獨特氣質,有著“霸蠻”的性格;譚盾不滿于現狀,勇于創新,有敢于探索的開拓精神;譚盾永遠保持著年輕狀態,不斷嘗鮮,追求“更上一層”,有上進心;譚盾認同自我,相信自己,有“‘你’就是價值”的自我意識。(答出兩點即可得4分,大意對即可)②(4分)每個偶然其實都是必然,本來就不存在偶然�?此婆既坏某晒�,其實都是必然鋪墊而成。扎實走好每一步,最終會獲得想要的成功,譚盾的成功是這樣的,這也啟發我們,想要實現理想,想要獲得成功,就要不斷學習,不斷創造,厚積薄發�!窘馕觥吭囶}分析: 本題實質考查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根據題目中“理想與現實”就可想到追求與扎實,回答時圍繞這兩點展開即可�?键c: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