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游擊隊簡介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莊,薛城一帶為主要區域的抗日武裝。其傳奇般的英勇事跡及影響,在全國及世界留下光輝篇章。
該游擊隊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鐵道隊。人員最多時達200余人,鐵道游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
鐵道隊揮戈于百里鐵道線上,截列車,打洋行,毀鐵路,炸橋梁。與日偽展開殊死搏斗。令日偽聞風喪膽。
鐵道隊還成功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千余名將士過境。被肖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電視劇《鐵道游擊隊》描述內容。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南部棗莊礦區以劉洪、王強為首的一批煤礦工人和鐵路工人,不堪日寇的欺壓和蹂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秘密建立起一支短小精悍的游擊隊。
他們“飛車搞機槍”、“血染洋行”、“智打票車”、“夜襲臨城”、“打岡村”、“搞情報”、“奪布車”、“上濟南”、“下徐州”……活躍在日軍侵華戰爭的主要鐵路命脈——津浦線的山東沿線,鼓舞了鐵路沿線人民的抗戰士氣,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隊的對日作戰,老百姓稱他們“飛虎隊”,他們在八路軍中的正式番號是“鐵道游擊隊”……
棗莊和《水滸》中108條好漢聚義的梁山相隔不遠,魯漢、林忠、彭亮、小坡等許多鐵道游擊隊隊員,從小受到梁山好漢的影響,性格中既有仗義豪放的英雄氣概,也有桀驁不馴的草莽影子,他們開始加入鐵道游擊隊后,不適應嚴格的組織紀律,和政委李正、隊長劉洪之間產生了不同的矛盾,有的最終被開除隊伍。
在殘酷的斗爭中,在一次次血的教訓面前,經過李正和劉洪耐心的教育和幫助,這些隊員逐漸改掉劣習,成長為黨的抗日英雄,魯漢、林忠為民族的解放,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鐵路工人芳林是劉洪的好朋友,為了給鐵道游擊隊送情報,死在日寇的槍口下。芳林臨終前,把妻子托付給劉洪。在生死的戰斗中,劉洪和芳林嫂彼此產生了愛戀之情。劉洪礙于芳林的兄弟之情,把感情深深埋藏在心里……
日本侵略軍為了消滅心腹之患的鐵道游擊隊,在鐵道線附近采取了殘酷的掃蕩和絞殺,使用了種種陰謀,組織了專門對付鐵道游擊隊的特務組織,使鐵道游擊隊面臨一次又一次的險境。鐵道游擊隊在人民的支持下,周旋于鐵道和微山湖之間,經受了殘酷的考驗,發展壯大起來。
抗日戰爭的最后一年,鐵道游擊隊在鐵路線上和日本鬼子進行了最后一戰,這一戰以日本鬼子的失敗告終。日軍大佐龜田,為了對付鐵道游擊隊,曾經仔細研究過中國的《水滸》,他本想從梁山好漢中尋找鐵道游擊隊的弱點,然后分化瓦解,各個擊破。他失敗了,他把那本《水滸》付之一炬……
相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