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和平
李新烽
200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破天荒地授予肯尼亞的環保主義者馬塔伊博士,表彰她發動“綠帶運動”,動員廣大的貧窮婦女姐妹在非洲大陸種植了3000萬棵樹苗,在可持續發展與和平方面做出歷史性貢獻。消息傳出,招致國際上一些人士的批評與質疑,他們擔心如此擴展“和平”的含義,將會淡化這個獎項應有的意義。
和平與自然環境及環境資源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仔細想來,二者確有聯系�!昂推健辈坏侵赶伺c人之間的對抗,而且包含著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 >
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正在擔憂,健康植物正在遭受著外來物種的侵襲和污染,面臨不斷被同化與異化的危險,其物種的純潔性和生命力正受到嚴峻挑戰。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動物因其生存環境日益受到破壞,生存空間正在不斷縮小,為適應這一新形勢,動物正在進行著“當代進化”:體積越來越小,壽命越來越短,種類越來越少。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污染行為,對大自然的征服活動,正在改變著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威脅著動植物的前途命運。 >
坦桑尼亞北部的曼亞納湖是著名的火烈鳥生息地和聚居區�;鹆银B飛翔形成的自然奇觀令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醉如癡。遺憾的是,今年 >6月以來,曼亞納湖的火烈鳥成群地死亡,且死因不明。人們普遍認為,人類向曼亞納湖排放的大量生活垃圾以及農藥殘留物和重金屬污染,改變了湖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火烈鳥的集體死亡。
伴隨著珍奇動物的相繼“銷聲”與稀有物種的不斷“匿跡”,人類也在品嘗著“戰天斗地”帶來的苦果。頻率越來越高的臺風登陸,遮天蔽日的沙塵暴不期光臨,人類比過去更多地見證了“赤日炎炎似火燒”與“洪水滔滔如席卷”兩者同時并存的自然現象�!疤煨杏谐!�,人類對大自然的“有意”改造,得到了大自然的無情回報。實踐告訴人們,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類自己,只有尊重客觀規律,才能與大自然和平相處。中國古人言:“禮之用,和為貴�!比祟悓Υ笞匀灰矐远Y相待,以和為貴。 >
同居于一個地球,所有野生動植物皆是人類的朋友。人類能夠與大自然和動植物和平共處于同一片藍天之下,體現出人類的覺悟與智慧、寬容與博愛。諾貝爾和平獎內涵與外延的豐富與擴展,體現出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關愛與重視。倡導人類與動植物和睦為鄰與彼此相依,有利于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選摘自《人民日報》)
19.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2分)
如醉如癡 ( )
銷聲匿跡 ( )
20.結合語境,說說加點詞語的作用。(2分)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動物因其生存環境日益受到破壞,生存空間正在不斷縮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通讀全文,請回答:設立諾貝爾和平獎的本意是什么?為什么2004年卻頒發給了環保主義者馬塔伊博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人類對自然的征服活動給動植物的命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據第五段,說說人類在“有意”改造自然的同時得到了那些無情的回報?(2分)
24.讀了本文,你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了哪些新的理解?你打算怎么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威海市)
【答案】
20.“日益”指程度一天比一天深,突出強調了動物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共2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