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想象
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在外界刺激物的影響下,在人腦中對過去存儲的若干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僅能回憶起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還能想象出當前和過去從未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的內容總是來源于客觀現實。一般可以分為創造想象和再造想象兩種,它們對人進行創造性活動和掌握新的知識經驗起重要作用。
想象是人們在頭腦中運用已獲得的表象,經過加工、改造、創造出一個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
想象,是以生活為源泉,以意旨為軸心,使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再現作品的藝術形象,也有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因為寫作的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想象,審題立意,布局謀篇,都離不開想象。所以,要激發自己的思維,發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就離不開想象這種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兩種。
再造想象,是根據語言的描述或圖樣的示意,在腦中形成客觀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經歷過的事物的形象的過程。
1991年高考語文試題第35題,要求“以一個圓的想象物作為描寫的對象,外加陪襯物構成一個畫面、一個鏡頭或一個場景,寫一篇200字的想象作文”,這就是要求用再造想象進行作文。廣西某考生以《紅日》為題,寫“北海日出”:“天際邊太陽在白霧中害羞地露出了半邊臉”→“大圓臉”→“升上了天空,光芒四射”。想象合適,描寫的重點突出;再用“細雨”、“海浪”、“云彩”、“漁帆”、“海灘”作陪襯物,編織了一幅美麗的海上日出圖,楚楚動人,得了滿分。
創造想象,是一種不依據現成的描述,而在對記憶表象經過加工的基礎上獨立創造出來的新形象的過程。文學作品中創造的典型形象,科學的幻想以及學生對未來的理想等,都屬于創造想象。它不同于再造想象。
例如,魯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創造想象,而讀者閱讀了《阿Q正傳》后,頭腦中呈現出的阿Q形象,則是再造想象了。
1986年上海高考作文題《二000年回母�!�,就要求對十四年后的母校變化展開合理的想象,反映出對時間跨度和國家奮斗目標的正確理解、科學的遠見和辯證觀點的確立,這就是創造性的想象作文。
高考設計再造性的或創造性的想象作文的命題,目的是測試兩方面的能力——想象能力和描述畫面(或情景)的能力。測試想象力的有無或強弱,先看合理性,再看獨創性。評估合理性又著重在看考生所寫的是否符合所規定的條件,有無悖反常理的地方;其次是對內容的評價,如是否有某種情調,含有某種理性的思考。
以1991年高考試題來說,“主體‘圓’和”和“陪襯物”等就是限制條件,兩者是否能聯系在一起,就得看是否符合客觀條件,有無違背常理了。情調如何,有無帶給讀者什么理性的思考是更高層次的要求了。上述廣西某考生的《紅日》,其中寫到“海面上粼粼的微波像一幅會飄動的紅緞面,使人感到紅日無窮的魅力”,這也算有了高昂的情調和給人以理性的啟迪。獨創性又稱新穎性,這就是常說的構思的“別出心裁。獨創性要與合理性放在一起來考慮,一種極其荒誕的或有悖規定的構思,即使是首次面世,也不能稱之為獨創性。
培養想象力的方法很多,如續寫未完成的故事情節,改變作品的主人公而重編故事(如1979年高考文題)的改寫、擴寫,提供一個抽象圖形而讓考生根據某種規定進行描述(如《〈借書規則〉實施以后》、《假如我是……》),或植根于現實,讓考生展示生活的愿望,進行指向未來的創造想象(如聯合國曾舉辦的“外空探索”、“空間活動將如何改變我國和世界”的征文)等等。其實平時注意抓住課本中能觸發學生想象的誘導物,進行適當的點撥,使讀與寫緊密地結合起來,也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網絡,在此鄭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