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學設計(3課時,詳)
涪陵十六中蔣福貴
全文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培養復述、翻譯、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過對文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體會《戰國策》的語言風格。
3.感受唐雎布衣之怒的英雄豪氣,體味唐雎作為小國之臣,卻不畏強暴、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點:
疏通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人物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1.通過人物對話理解人物性格特點。
2.重點文言詞句的準確理解。
3.外交辭令中委婉含蓄,隱藏著的“潛臺詞”的準確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本課時重點:1.熟悉課文、能自由誦。2.理解課文大意,勾劃出重點詞句。
一、激趣導入:
中國歷史上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說法。戰國最后十多年,秦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相繼消滅了各諸侯國。公元前3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安陵是魏的附屬小國,在它的宗主國魏被消滅之后,一度保持著獨立的地位。這一次,秦就想用欺騙的手段輕取安陵。出小餌以釣大魚以騙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張儀入楚,許諾給楚六百里地,條件是讓楚與齊斷交,結果傻頭傻腦的楚懷王上了當。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與趙文王交換和氏璧,結果騙局被藺相如識破,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懷王的故轍,還是學藺相如的榜樣,與虎狼之秦做針鋒相對的斗爭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唐雎不辱使命》。
二、課文朗讀。
1.教師范讀,正音。
2.重點字的正音。
(1)唐睢不rǔ____使命(2)秦王fú___然怒(3)免冠徒xiǎn____
(4)以頭qiāng____地(5)休jìn____降于天(6)天下gǎo___素
(7)秦王色náo____(8)huì____星襲月
3.容易出錯的字。
雎()怫()跣()搶()
傀()縞()撓()
4.學生試讀、齊讀,自由朗讀,讀出味道,喜愛上本文。
三、作品、背景。
關于《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時期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稇饑摺樊敵跤小秶摺�、《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等名稱和本子,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為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內容多記謀臣策士的活動,寫了他們雄辯的言辭和機智的運籌。文筆揮灑自如,描寫人物活動繪聲繪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學意味。
關于唐雎:
唐雎,也作唐且。魏國人,是安陵君的臣子。戰國時期的最后十年,秦國相繼吞并各諸侯國,公元前230年滅韓,公元前225年滅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王企圖用“易地”的政治騙局進行吞并,由此引起了兩國之間的一場外交斗爭。唐雎出使秦國,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終于折服秦王。
四、課文大意。
1.根據注釋或《教材全解》弄清課文文意。
2.復述課文。
3.自學效果檢測。完成課后作業2、3題及《教材全解》中的體驗中考一題。
第二課時
本課時重點: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落實。
2.通假字、古今異義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
3.重點詞語和句子的解釋。
4.理解性背誦。
教學過程
一、昨天知識抽查導入新課。
重點詞語解釋抽查。
1、辱使命:辱沒、辜負2、易安陵:交換
3、其許寡人:答應4、大王加惠給予恩惠
5、甚善:好6、雖然,受地于先王:雖然這樣
7、弗敢易:不;交換8、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