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年號 |
紀年 | 廟號 |
名字 |
即位時間 |
即位年齡 | 在位 年數 |
死時 年齡 |
世系 |
備注 |
黃武 | 公元222 | 太祖 | 孫權 | 229 | 48 | 24 | 71 | 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孫堅次子,是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后。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長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初四,孫策遇刺身亡,時年二十六歲。臨死前對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又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睂O權繼位為討逆將軍,正式統治江東地區。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起兵西進,收服甘寧,圍剿滅了黃祖。 同年七月,漢丞相曹操南下,豫州牧劉備大敗,曹操占了荊襄后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東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以魯肅為首,主和以張昭為首。張昭在當時是很有說服力的,但孫權卻有意一戰。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劉備軍師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周瑜及時返回,說明投降曹操的種種弊端,說明戰有望獲勝。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為主帥,出兵三江口,與曹操決戰,大破曹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戰后,孫權為聯合劉備,將其妹孫夫人嫁給劉備。后又從魯肅之計,將荊州借給劉備。后劉備取川成功,孫權讓劉備歸還荊州,劉備不從。魯肅單刀會后討回了三郡。后孫權出戰合淝,被張遼擊敗。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吳大戰于濡須口,雙方均不能獲勝。濡須口之戰后,孫權與曹操和睦,并簽定了魏吳秘密同盟,共伐關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攻打樊城,孫權任命呂蒙取下荊州。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取下荊州,又在麥城生擒了關羽,孫權將關羽殺害,并將頭顱送給曹操,被封為南昌侯。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改元黃初。黃初二年(221年),劉備稱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東吳,名曰為關羽報仇,實為爭奪荊州。孫權果斷任命40歲的將領陸遜為大都督,迎戰劉備。陸遜在彝陵用“火燒連營”之計大破劉備。黃初三年(222年),孫權自封為吳王,定都于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建元黃武(即黃初、章武合稱)。黃武二年(223年),劉備駕崩于白帝城,享年63歲。諸葛亮為了北伐,派鄧芝過江講和。孫權與蜀漢聯盟,共伐曹魏。黃武三年(224年),曹丕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讓徐盛火攻破敵,將曹丕燒成重傷。黃武五年(226年)五月,曹丕駕崩,享年40歲。孫權趁機率大軍攻打江夏,太守文聘敗退而逃。黃武八年(229年),孫權自稱吳國皇帝,改國號大吳,改元黃龍。東吳王朝正式成立,旋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嘉禾三年(234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駕親征合淝,大敗揚州都督滿寵。稱帝后孫權曾派將軍衛溫等率大規模人航海,加強對夷洲(今臺灣島)、印度、東南亞等國的聯系。又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但同時,稱帝后的的孫權日益驕奢獨斷且賦役繁重,刑罰殘酷,人民經常起義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孫權也犯了很大的錯誤。太子孫登于赤烏四年(241年)病逝,年僅33歲。赤烏十三年(250年)孫權廢了第二任太子、第三子孫和,又賜死第四子魯王孫霸,最后立第七子(幼子)孫亮為太子,孫亮之母潘氏為皇后。這為日后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神風元年(252年)四月,孫權駕崩,終年71歲。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在位24年。統治中國南方地區53年,長達半個世紀。 |
黃龍 | 公元229 | ||||||||
嘉禾 | 公元232 | ||||||||
赤烏 | 公元238 | ||||||||
太元 | 公元251 | ||||||||
神鳳 | 公元252 | ||||||||
建興 | 公元252 | 會稽王 | 孫亮 | 252 | 10 | 7 | 18 | 孫權的第七子 |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孫權為吳王,立長子登為王太子。黃龍元年(229年),權稱帝,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登為皇太子。太子官屬有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賓客有謝景、范慎、刁玄等,“于是東宮號為多士”。登生母身份低賤,連其姓氏都末見于史冊。孫權所愛王夫人生子和及霸,登常有讓位于和之意。孫權赤烏四年(241年)登死。下一年,權立和為太子,不久,封霸為魯王。權之愛霸,更甚于和,對霸的待遇,同太子沒有什么兩樣。因此,和、霸不睦,大以也分為二部,比較正派的大臣如陸遜、諸葛恪、顧譚、朱據、屈晃、滕胤、施績、丁密等維護太子,公主魯班(孫權寵姬步夫人所生的長女,嫁給全綜)、全綜子寄、楊竺、吳安、孫奇等則想依靠魯王撈取政治上的好處,所以擁戴霸而“詆毀大子”。一次,權得疾,譴太子到長沙恒王孫策廟祈禱,太子妃叔父家離廟很近.乃把太子請到家中。公主魯班聞知,乃向孫權進讒,言太子不去廟禱告.卻往妃家計議,于是和寵益衰,兩派大臣的爭斗也更厲害。孫權認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一人立者,安得不亂”。乃廢太子和,賜魯王霸死。另立所愛潘夫人幼子孫亮為太子。他是個聰明的皇帝,看到孫綝專權,圖謀殺之,但最終失敗。258年被丞相孫繼廢為會稽王,旋自殺 |
五鳳 | 公元254 | ||||||||
太平 | 公元256 | ||||||||
永安 |
公元258 | 景皇帝 | 孫休 | 258 | 24 | 7 | 30 | 孫權 第六子 |
十八歲時,受封為瑯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孫綝發動政變,罷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孫休三次辭讓而受,改元永安。孫休登基,封孫綝為丞相,孫綝權傾朝野,遂除孫綝。孫休在位期間,頒布良制,嘉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孫休好文。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武功方面,無甚建樹。曾圖先統一南方,永安七年(264年),趁蜀中無主,西征巴蜀,屢敗屢戰。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孫休病重,不能語,尚能書;當年以三十歲英年早逝。侄孫皓繼位。 |
元興 | 公元264 | 末帝 | 孫皓 | 264 | 23 | 17 | 42 | 孫權孫,孫和子 | 他是孫權被廢去皇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孫和的長子,也是東吳的最后一位皇帝。雖然他的前任孫休已經有兒子,但孫休去世時這個兒子十分年幼。群臣鑒于蜀漢之亡,認為主少國危,想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所以作為廢太子孫和的長子孫皓便被擁立繼位。孫皓即位后,追謚父親為文皇帝,并為他舉行祭祀。孫皓初立時,下令撫恤人民,又開倉振貧、減省宮女和放生宮內多余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譽為令主。但很快他便變得粗暴驕盈、暴虐治國,又好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另外,他也把擁立自己的家臣殺掉 (據說他們后悔擁立孫皓,被他知道而見殺) ,又曾遷都至武昌(今鄂州,非武漢),大興土木。孫皓即位的次年,曹魏的司馬炎受禪稱帝,建立西晉。孫皓曾任用陸遜的族子陸凱為丞相。陸遜次子陸抗亦被孫皓委派鎮守襄陽等處的邊防。兩人均是東吳名臣。據正史記載,孫皓曾對兩人的直諫有所不滿,但因他們家族勢大,孫皓始終沒有懲罰他們和他們的子孫。陸凱、陸抗二人于269年和274年相繼去世。吳國失去了兩位重臣,政局轉壞。不久,西晉內部達成了伐吳的一致意見,遂于280年揮軍南下。吳軍毫無抵抗之力。結果建業陷落,吳國滅亡,孫皓本人也成了晉武帝的俘虜。 |
甘露 | 公元265 | ||||||||
寶鼎 | 公元266 | ||||||||
建衡 | 公元269 | ||||||||
鳳凰 | 公元272 | ||||||||
天冊 | 公元275 | ||||||||
天璽 | 公元276 | ||||||||
天紀 | 公元277 |
孫權統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展。北人南來,山越出居平地,勞動力增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今江蘇常州、鎮江、無錫一帶)最大。會稽郡農業生產比較發達。歷代陸續修成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在孫吳時發揮了通航效益。江南運河云陽至京口(今江蘇丹陽至鎮 江)一段流經山間,不便通航,吳未得到修整。云陽以西開辟破岡瀆,使秦淮河和江南運河聯通,為三吳至建業的便捷水道。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但織造技術還不高,所以蜀錦成為重要的輸入物資。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制造基礎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業很興旺,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黃龍二年(230)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即今臺灣省,這是大陸與臺灣聯系的最早記錄,吳國使臣朱應、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諸國。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建業。
經濟的發展,與外界交往的增加,促進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現了一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陸績、韋昭。佛教開始在江南傳播,居士支謙從洛陽南來,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會稍晚從交趾北上。他們在建康譯經傳法,影響頗大。道教在南方民間繼續流傳。
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征戰,孫吳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于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吳國武將世襲領兵的制度。同時,江南也出現了象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同是孫吳政權的主要支柱。
280年,西晉軍隊攻破東吳,吳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