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 非選擇題寫在答題紙對應區域,嚴禁在試卷上答題。
4. 考試結束,將答題紙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15分,每小題3分)
1. 下列詞語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險釁(xìn) 隕(yùn)首 日篤(dǔ) 笨拙(zhuó)
B.先妣(pǐ) 坍圮(tān) 猝(cù)然 熨帖(yù)
C.菲(fěi)薄 陶潛(qiàn) 自咎(jiù) 離間(jiàn)
D.當(dàng)做 戕(qiāng)滅 聒(guō)噪 戲謔(xuè)
2.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沐浴 逼迫 狼狽 簿西山
B.祈禱 安祥 寥落 委屈求全
C.社稷 擎天 張皇 平心而論
D.箴言 窒息 譬如 專心至志
3.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1)今天,武警森林部隊自行研制的05系列滅火防護服,經過耐高溫檢驗達到專家驗收標準。新型防火“鎧甲”的________,讓戰斗在撲火一線的武警森林官兵如虎添翼。
(2)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和受贈八�。▍^、市)從今年3月就開始精心________圖書和光盤的種類,確定受贈對象和名單并組織采購和運輸。
(3)青年一代與國家社會的同步成長,這依然是一個讓人平添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汗水才能實現的________,是無數仁人志士用心耕耘之后才能換來的結果。
(4)但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和日本的科技水平整體差距還很大。要想趕超日本,我們還需要很多年,________幾代人的努力。
A.面世 甄別 遠景 或者
B.問世 遴選 愿景 甚至
C.問世 甄別 遠景 或者
D.面世 遴選 愿景 甚至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當今世界散打擂臺上,沒有誰能和柳海龍分庭抗禮。
B.聽一則奇志、大兵的相聲,可以使我們的煩惱渙然冰釋。
C.這種創造性的藝術作品充分反映了戰國時期勞動人民爐火純青的聰明智慧
D.我們班眾多的莘莘學子經過高中三年刻苦學習,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其中有十多位同學考入了重點大學。
5.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新建京滬高速鐵路將對京滬鐵路運力長期嚴重緊張局面、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東部地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B.這種以社區居民樓院為中心,沿街樓房一二層為商業服務用房,集餐忺、購物、文體、教育、衛生、家教中介、資源回收等八項服務功能于一體,將成為我省未來推廣的重點。
C.組委會還將舉辦齊魯(國際)原創動漫作品大賽,設立齊魯動漫發展論壇,使山東乃至國內原創動漫成就得到最大程度的宣傳與展示。
D.寫考場作文,語言是很重要的,可審題也一樣不可小視,準確地理解題意往往是一篇作文成敗的關鍵。
二、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6~8題。(9分,每小題3分)
法國社會學家埃呂爾承認技術應用有負面作用,但他認為這只能通過技術來消除,埃呂爾說:“我們在盡力揭露技術發展招致麻煩的一面……我深信,所有這些麻煩都會隨著技術本身的不斷發展而被消除,而且,確實也只有依靠技術的發展才能消除�!奔夹g對消除、減弱技術的負面效果,當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脫硫,就應當研究和應用脫硫技術,仍然是人的決策。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技術應用的負面作用會自然消除,是沒有根據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學家弗洛姆說,現代技術系統有兩個指導原則:第一原則是“凡技術上能夠做的事都應該做”;第二原則是“最大效率與產出原則”。弗洛姆所說的第二原則,就是所謂的效率原則。他所說的第一原則提出了一種技術邏輯———“能夠做”等于“應該做”。這兩條原則結合起來,就是凡技術能夠做的都應當去做,而且還要盡量強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惡的技術,也應當采用,并且努力強化它的惡果。這當然是荒唐的邏輯�!澳軌颉笔菍夹g功能的判斷,是事實判斷;“應該”是價值判斷、倫理判斷�!澳軌颉辈坏扔凇皯摗�,正如“應該”不等于“能夠”。同樣,技術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術一樣。如果凡技術能夠做到的事,我們都應當去做,那我們就放棄了對技術應用后果的評價和責任。
人與技術的關系只能是創造與被創造,開發與被開發、應用與被應用、控制與被控制、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人是主體,技術是客體。人是目的,技術是手。技術應當為人謀利,而不應當損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術的命運,而不是技術主宰人的命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要遵守技術的自然邏輯,即人造物進化的邏輯,也可以說是技術自身的邏輯;更要遵守技術的社會邏輯,或稱社會邏輯,這是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邏輯。技術的社會邏輯高于技術的自然邏輯,當這兩種邏輯沖突時,技術的自然邏輯服從技術的社會邏輯。技術本身的善惡、技術應用后果的善惡,只能根據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來判定,人類的最高目標,不是發展和應用技術,而是人類的全面發展,技術只是為了這個目標服務的手段。技術越發展,越應該強調對技術的人文關注。
6. 下列不屬于作者對弗洛姆“第一原則”評價的一項是( �。 �
A.第一原則事實上混淆了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倫理判斷。
B.第一原則提出了一種技術邏輯,而這一邏輯是片面的。
C.如果應用這一原則,那么,勢必會放棄對技術應用后果的評價和責任。
D.第一原則強調了凡技術能做的都應當去做,而且要盡量強化它的效果。
7. 根據文意,下列對“人是主體,技術是客體”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人主宰技術的命運,人對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應遵循技術的自然邏輯。
B.人類的最高目標是人類的全面發展,而技術必須為這個最高目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