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簡介
說明:本文為《包身工》一文作者簡介,僅供學習參考,資料來自網絡。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劇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創作有電影劇本《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及報告文學《包身工》,對30年代進步文藝產生巨大影響。
1915年入浙江甲種工業學校。
1919年,參與創辦并編輯《浙江新潮》,開始走上文學道路。
1920年畢業后赴日本留學,接受馬克思主義,參加日本左翼運動。
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及翻譯工作,譯有高爾基的《母親》等名著。
1929年,與鄭伯奇等組織上海藝術社,首先提出“普羅列塔利亞戲劇”的口號,開展無產階級戲劇活動。
1930年加入“左聯”,當選為“左聯”執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員。電影組組長,為中國進步電影的開拓者、領導者。
抗戰爆發后,在上海、廣州、桂林、香港主辦《救亡日報》《華商報》,后輾轉到重慶,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運動,曾任《新華日報》代總編,撰寫大量雜文、政論文章,同時繼續從事話劇、電影創作。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等職。改編創作《祝�!�、《林家鋪子》等電影劇本,著有《寫電影劇本的幾個理論問題》等理論專著。
著述甚豐,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夏衍劇作集》、《夏衍電影劇本集》、《夏衍雜文隨筆集》、《夏衍論創作》等。
1994年10月,國務院授予“有杰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