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罪證值得全人類反思
參觀過“731”罪證陳列館的人都會留下終身的記憶。
陳列館館長王鵬說,“731”的罪行不僅僅是殺人,它進行30多項實驗的目的是用于戰爭。用于實驗的不光有中國人、朝鮮人,還有蒙古人、俄國人,一些從東南亞戰場上抓來的美國、歐洲戰俘也成了實驗品,實驗者要研究不同人種的耐受程度,以便將來在戰場上有針對性地使用細菌武器。按照“731”部隊生產細菌武器的能力,如果開足馬力生產一年,足以毀滅人類。只是后來戰況突變,大規模的細菌戰沒有來得及實施。所以“731”罪行是反人類的,它不光是國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類去關注和反思。
王館長介紹說,這些年很多國外的媒體來拍攝專題片,而這些人以前對731“罪行知之甚少”。一次王鵬告訴英國 BBC 電視臺記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納粹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所作所為還要嚴重,納粹雖然也曾對活人做解剖實驗,但數量和規模都遠不及“731”。被“731”用作實驗的人在實驗者看來不是人,而是“沒有生命”的木頭(日語稱做“馬路大”),這些“材料”要接受各種殘害性的實驗。例如冷凍實驗,要把人凍成能敲得響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溫度的水去解凍,有的被解凍后肌肉脫落,露出白花花的骨頭。再如脫水實驗,是要把活人烤干,變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實驗人體里含水的準確份量。BBC 電視臺記者聽了也不禁為此暴行咋舌。
陳列館的解說員介紹說,一位日本老人參觀“731”罪證陳列館時,對“731”部隊犯下滔天罪行氣憤至極,他看到展臺上“731”部隊的惡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腳踢碎了玻璃,但能參觀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國人太少了。據陳列館統計,在建館20多年時間里,館展和流動展出接待的人數有300余萬人,其中外國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鵬館長說,陳列館申報世界遺產,就是要擴大知名度,讓更多的人來關注這段歷史,更好的維護世界和平。(節選自《生活報》)
�。�、比較一下,本文與《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一文在新聞素材獲取渠道方面有什么不同?
�。�、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樣寫”731“的嚴重罪行的?
�。�、一位日本老人參觀“731”后“一腳踢碎了玻璃”,這一細節有什么典型意義?
�。�、2005年時值抗戰勝利60周年,“731”罪證陳列館是否應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問題曾在全國各界人士中引起不小的爭論。請就此問題談談你個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