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華語網的特約編輯,曾經編寫過幾套仿真試題。由于自己才疏學淺,不敢說過于張揚的話,所以發過試題后就一直保持低調。沒料到,高考過后,我一看2007年高考全國卷I和我的仿真試題有很多相似之處:
�。�、高考文言文閱讀和仿真試題同一出處《后漢書》。
�。�、關于蘇軾的題目設置,在仿真試題里面也有所涉及 ,只是由仿真試題的現代文閱讀變換到了高考題的詩歌鑒賞;/middle/test/8332.html
�。�、仿真試題背誦默寫(名句名篇)里面的《離騷》句子“長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艱”在高考題中一字未變�!�/middle/test/8389_4.html
�。�、仿真試題中關于“大西北”的現代文閱讀在高考閱讀題中題中也有體現 /middle/test/8850.html
……
這些只是在高考全國卷中的統計,其他各地試卷還不在其中。假設我們的讀者能夠細心看過這幾套仿真試題,應該受益良多。
回想以前我命題的十幾個日夜,也不是隨便拼湊的粗制濫造,而是根據我自己對高考趨勢的把握,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吸取他人理論精華,精心編寫。編寫完畢之后,發給華語網的編輯,編輯同志建議我把原來的8套題目再精選為4套,然后最終選出一套最優的試題作為推薦試題(就是標為“優”的那一套題)。
下面我把自己命題的兩點關于文言文和背誦默寫方面的不成熟的意見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