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有幾處細節描寫。如掛在鐵桿上的字帖,烘托出教室里的愛國氣氛;飛進來的金甲蟲沒有影響孩子們專心畫杠子,刻畫出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小弗郎士對鴿子叫聲所引起的聯想,是他嘲笑普魯士侵略者強迫他們學德語的愚蠢。]
我每次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師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帶走似的只要想想:40年來,他一直在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學生;用了多年的課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損了;院子里的胡桃樹長高了;他親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繞著窗口一直爬到屋頂了�?蓱z的人啊,現在要他跟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傷心呢?何況又聽見他的妹妹在樓上走來走去收拾行李!──他們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了。
[小弗郎士對韓麥爾在告別家園校園時那種依依不舍心境的理解和同情,讓人感到他經過“最后一課”,由貪玩、不懂事,變得成熟懂事了。]
可是他有足夠的勇氣把今天的功課堅持到底。習字課完了,他又教了一堂歷史,接著又教初級班拼他們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頭兒已經戴上眼鏡,兩手捧著他那本初級讀本,跟他們一起拼這些字母。他感情激動,連聲音都發抖了。聽見他古怪的聲音,我們又想笑,又難過��!這最后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
[“又想笑,又難過”符合孩子的心理�!奥曇艄殴帧苯泻⒆佑X得好笑;“聲音發抖”令孩子難過。發抖和難受是孩子和老人之間在愛國這一基點上的共鳴。]
突然教堂的鐘敲了12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鐘聲”“號聲”“慘白”“高大”,這些表面上互不關聯的詞語,實則有著內在的聯系。鐘聲宣告最后一課的結束,號聲暗示著德語要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