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項王身亦被十余創。 被: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項是(2 分)
A.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B.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己后矣
C.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不忍殺之,以賜公
屠懼,投以骨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l)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2 分)
(2)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2 分)
12.你對項羽烏江自刎是持肯定態度還是否定態度?請簡要說明理由。(2 分)
四、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3一15題。(9分)
軍人之家
巴利斯
維拉的丈夫巴都林離開妻子維拉上前線兩年了。一天,郵遞員送來了一封信。信中通知說,她的丈夫巴都林受了重傷,現在就住在市榮軍醫院。
醫生帶維拉走進病房,指著一張靠在墻邊的病床,床上的傷員蓋著被單,僅露出圓圓的修剪過的后腦勺。
維拉快步奔過去,輕輕地呼喚著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她希望看到床上的人把枯瘦的雙手伸出來,她就會投向他的懷抱,可是他沒有動。維拉猛然驚呆了:手呢?原來自己的丈夫竟然連雙手都沒有了!床上的傷員慢慢抬起了頭,維拉看到的是一張破了相并帶有深紅色傷疤的臉,空空的小洼坑代替了眼珠,又大又白的傷痕歪歪斜斜地穿過這可怕的面孔,她驚叫一聲,便失去了知覺……
維拉醒過來后,少校和醫生向她介紹了巴都林受傷的全部情況:他踩響了地雷燒傷了雙目,炸沒了雙手,截去了雙腿……他不能說話,至少是現在……被找到時已無法辨認,他身上沒有證件,胸前內衣口袋里僅藏著一封給妻子的信,根據信人們才確認出他的身份。
第二天她再次來到醫院,把巴都林運回了家, 戰爭毀了她的幸福生活,但沒有使她屈服,她悉心地照料著丈夫,盼著丈夫的狀況能夠有所好轉。
九月的一天,維拉正在做家務,籬笆門吱呀地響了一聲。啊!站在門口的是活生生的、健壯的巴都林嗎?
……
巴都林聽妻子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他激動地問妻子:“你以為他就是我?”
“當然!”
“只要他活著你打算護理他一輩子?”
“是的。”
傷員躺在床上,臉朝著墻,維拉傾著身子溫和地在他耳邊說著:“我的丈夫回來了!但您別難過,您將和我們一起生活,誰也別想帶走您,聽見了嗎?”
巴都林突然想起,“你說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給我看……”
維拉拿出了信,巴都林看完后興奮地說:“他是阿廖沙,我的戰友!。為防萬一,我們互相交換了信。這樣,如果一個犧牲了,另一個就可以把信轉給他的親人。”巴都林抹了抹眼窩里的淚水,開心得像個孩子一樣,大聲對傷員說:“阿廖沙,我是巴都林,你還記得嗎?”
阿廖沙微微點了點頭,巴都林興奮地接著說:“你就在我家里,我們將在一起生活,你聽懂了嗎?”
床上的阿廖沙動了一下,蒼白的嘴唇顫抖著,傳出了含糊不清的聲音:“謝——謝,通知——我母親,我沒有被——拋棄……”
一縷陽光灑進室內,窗外是艷陽高照的好天氣……
(《新故事》2009年第12期,有刪改)
13.為使“傷員不是維拉的丈夫”這一情節合理,作者在小說中埋下了伏筆請你找出來。(3 分)
14.小說結尾的景物描寫“一縷陽光灑進室內,窗外是艷陽高照的好天氣”,有何作用?( 3 分)
15.請你結合小說情節分析妻子維拉或者丈夫巴都林的性格特點。(只選一個)( 3 分)
五、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6一18題。(7分)
人體內的“聯合國”
曹明華
①你也許不一定意識到,在你身上大約100萬億個細胞中,只有10%是真正屬于人類的。而其余的90%,完全被外來者占據著,包括細菌、真菌,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②在你的眼睫毛上,有一種微型的小蠕螨。它們長年累月地在那兒飲食起居、交配、繁殖,從不離開……除了極偶然地,趁你夜間熟睡,它們悄悄地離開你的眼睫毛到你臉上作一次夜間散步。
③假如你不經常刷牙,你會在牙齒表面有一層300到500個細胞厚度的細菌膜。它們在你牙齒一出生時就趕來報到,而一直要等到你的全口牙齒全都掉完才悄然離開。
④同時,在構成我們人體最根本的基因組中,大約有1/12是由在千百萬年以前感染過我們祖先的某些病毒的DNA構成的。它們詭譎地將自己的“拷貝”塞嵌入我們人體的基因組內,從而可能引發我們體內基因變異等一系列新型的遺傳性疾病。
⑤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行走著的生態系統,沒有絕對的健康,只有相對的平衡。因為在我們人體這個由為數眾多的外來戶居住著的小小“聯合國”里,很難有長久的和平。只有在動態中求平衡,不斷地進行調解,又不可避免地發生沖突,再由一段段短暫的安寧組成較為長久的相容和共存。
⑥現代西方醫學雖然在戰術上極其精到,而在戰略上,往往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反倒是中國傳統的中醫,雖未精確到計算出人體上有90%的細胞為外來居住者,卻智慧地悟出了要有一個“聯合國”式的和平機構,它反對像西醫那樣動不動就用醫療器械來一場殲滅戰。好的中醫是一門不斷地在動態中調節人體各方面平衡的藝術,它和西醫的區別,有點像“人治”和“法治”的區別。
⑦如今,已經有愈來愈多受西醫訓練的人,開始探索并接受了日益流行的“整體醫學”觀念:每一個人都存在他/她自身的“人體能量場”,而這一人體能量場又置于宇宙能量場之中。對這種能量場的調節和平衡,是維護健康的關鍵。西方“整體醫學”所行走的方向,與我們的中國傳統醫學,有“殊途同歸”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