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18~22題。(15分)
吃多少細菌才安全
①我們都知道細菌無處不在,即使是我們認為洗得很“干凈”的手上也充滿了細菌。雖然多數細菌是無害的,但只要碰上一次有害細菌,就足以令我們寢食難安。其實,人們因吃東西而出現問題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細菌無關——比如河豚或者各種食物過敏,其他的絕大多數都是細菌惹的禍。
②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不管是蔬菜、水果,還是肉、蛋、奶,都充滿了細菌。絕大多數人喜歡的走地雞、野味、農家肥種的菜、野生的魚蝦等等,攜帶的細菌比大規模養殖的更難控制。通常的洗滌,可以去掉一部分,但是對大多數細菌來說,任你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有時用“春風吹又生”來形容,都顯得過于保守。細菌的繁殖速度,在適當的條件下,半小時就會增加一倍。換句話說,一個細菌在24小時之后,就可以給全國人民每人分上二十幾萬個。
③食物中細菌的存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今天可能還少,放兩天卻可能變得很多。細菌在食物上的存在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菌種的來源,二是保存的條件。細菌的來源更多地取決于環境,衛生潔凈的環境中較少,大規�?茖W種植養殖的食物原料中也較少。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簡稱)推薦人們食用農場養殖的魚類,也是出于這種考慮。經過高溫處理的熟食中的細菌比原料中少。就保存條件來說,低溫不利于細菌生長,所以大家才會把食物放在冰箱中。但是哪怕是零下20℃的冷凍室,也不能殺死細菌,只是讓它們消停一下。一些頑強的細菌,在4℃的冷藏室內照樣生長。所以,冰箱也只能暫時保存食物,最安全的方案還是盡量加快流通,減少存貨。高濃度的鹽是抑制細菌生長的有效手段,千百年來,沒有冰箱的祖先就是用這種方式保存某些食物的,比如臘肉、咸菜。
④到目前為止.加熱仍然是殺死細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來說,在121℃下加熱15分鐘以上。即使沒有把細菌全部殺死,剩下的也就成不了氣候了。但是許多食物要是加熱到這種程度,就沒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細菌的量減少到一定濃度,不會對人產生危害就行了。比如說牛奶,所謂巴氏滅菌的“鮮奶”是把牛奶加熱到72℃左右15秒。經過這樣的處理,細菌量會被減少到初始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還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兩三周細菌量不會長到對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溫滅菌,則把牛奶加熱到135℃以上,1秒鐘就可以殺死幾乎所有的細菌。即使是放在常溫下也能保證幾個月沒有問題。當然,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況。如果對嘴喝一口,這些處理就前功盡棄了。其他的食物也是如此。比如說雞蛋,有些人喜歡吃那種蛋黃沒有凝固的所謂“流黃蛋”。如果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細菌,或者在滿是雞糞的雞窩里的雞蛋,雞蛋中的致病細菌在蛋黃沒有凝固的溫度下不會被殺死,這樣,“流黃蛋”就比較危險了。
⑤對于個人來說,家里的食物,盡量減少存貨,做飯做菜,也盡量吃多少做多少。因為減價而囤積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飯吃上一兩周,都會為細菌提供廣闊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價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價的原因就是積壓了很長時間,再買回家保存,簡直就是考驗自己對細菌的抵抗力。
(選自《初中生世界》有刪改)
18. 理清選文思路,用簡潔的語言填空。(2分)
食物出現問題,絕大多數都是細菌惹的禍→________________→細菌的來源和存在條件→________________→提醒人們家中食物盡量減少存貨。
19. 結合全文,說說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食物中的細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第④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④段畫浪線的句子是如何體現說明文語言特點的?請舉一例加以說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根據提供的資料,回答問題。(3分)
資料鏈接:近日胥先生打開一罐過期的八寶粥,加熱后和兒子一起吃掉,24小時以后父子二人均出現全身乏力、頭痛、眩暈、視力模糊、復視、四肢癱瘓、呼吸衰竭等癥狀,經搶救后,孩子終于脫離了危險,而胥先生卻終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請結合選文內容,說說上述資料反映了什么問題。請你根據上述問題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23~27題。(15分)
角色有大小 責任無輕重
①剛剛去世的我國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吳階平,他對泌尿外科作出的杰出貢獻是載入世界醫學史冊的,可更讓人敬仰的永遠是他作為一名醫生的責任。吳階平常說:“那身潔白衣服喚起的責任感是我人生的座右銘。”當年在協和醫院讀書時的吳階平貪玩,對學業不太上心,在一次救助一個臨�;颊邥r,那個人對死亡的恐懼及對生命渴望的眼神一下子激活了吳階平作為醫生的責任。
②人的責任都是多重的,因為每個人的社會角色是多元的。面對上司我們是部下,面對屬下你又變成了領導;在對外關系中,一會是別人的客戶,一會又成了別人的雇主,一會兒是供應商,一會兒又成了消費者,這不斷變化的角色并沒有讓我們感到不適,因為我們的情商就是在這不斷變化的角色中得以施展。無論我們角色怎樣變換,才能如何施展,我們都要堅守自己的責任。
③一個人只要能恪守自己角色的責任,他就不會差到哪里。比如保安,不讓任何一個沒有出入證的人進小區,就是盡到了崗位責任;比如校對,對自己沒有完全把握的字,堅決查字典,他就盡到一絲不茍的責任;比如領導,對于該堅持原則就是“一刀切”,他就盡到了鐵面無私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