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要成就一番事業,還得有一種謙虛的態度。三國時期的楊修非常有才,但終因恃才放曠,被曹操所殺。一個人不論天賦的高低,都要不斷學習。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雖為文學神童,但每天“環謁于邑人”,錯過了很多學習機會,最終“泯然眾人矣”。
⑥要獲得更多的成功,既要勝不驕,更要敗不餒。諾貝爾經過很多次實驗的失敗,甚至連自己的弟弟和助手都在實驗中喪生,自己也差點被炸死。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發明了高效炸藥。
⑦要實現人生理想,還要堅持自己的志趣,有矢志不渝、堅韌不拔的態度,才能終成大器。努力不分早晚,出身不論貧富。齊白石年輕時是一名木匠,但他有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經常自學,最終成為一位極負盛名的大畫家。唐朝大書法家柳公權,幼年喪父,家貧無紙習字,其母便以沙地為紙,以樹枝當筆,教他練字。這些都沒有阻礙他日后成為大書法家。
⑧前中國男足主教練米盧先生說過“態度決定一切”的名言。態度是學業和事業的催化劑,在學習和工作時,有了好的態度,你的人生就會更精彩。
⑨生活就像一面鏡子,它能反射你的喜怒哀懼。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用一顆真誠的心去理解生活,你將會從生活中提煉更多的靈感。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微笑面對生活,生活也會對你微笑。你對生活失望,生活也會懶得理你。不要關閉自己心靈的窗戶,打開它,可以讓更多的新鮮空氣吹進來,讓更多的美景撲入你的胸懷。
17、請仔細揣摩第①段前兩句的表達特點,在畫線處填寫兩個四字短語,使句意一致,句式相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③自然段列舉孟冬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結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態度是學業和事業的催化劑,在學習和工作時,有了好的態度,你的人生就會更精彩。
B.第⑤段是從反面來舉例證明分論點的,而其他段落是從正面舉例論證。
C.本文都是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來證明中心論點的。
D.第⑤段中列舉方仲永的例子是為了論證一個人即使有再高的天賦,也要不斷學習,才能有所成就,否則一事無成。
20、本文有些句子語言優美、含義雋永,試對最后一段的畫線句子作點賞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⑦段柳公權的例子除了給我們感動外,還給我們什么啟示?請再列舉出一個恰當的事例予以證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文言文《隆中對》(節選),完成22~26題。(12分)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2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由是先主遂詣亮(告訴) B.此人可就見(接近、趨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視) D.欲信大義于天下(通“伸”,伸張)
2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則名微而眾寡 而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之國 或置酒而招之
C.因屏人曰:“漢室傾頹……”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D.信義著于四�! � 出沒于鯨波萬仞中
24、翻譯下面文言語句。(4分)
①將軍宜枉駕顧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有關選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從分析天下形勢,并提出對策、藍圖中,可見諸葛亮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軍事家,具有天才的預見能力。
B.談到建立“霸業”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荊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緊承論述占據兩州的必要性。
C.選段層次清晰、結構謹嚴,圍繞“隆中對”的“對”前、“對”中、“對”后依次寫來,且詳略十分得當。
D.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如結尾一個“善”字,就把劉備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準確地表達了出來。
26、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根據文意,分別用一個字概括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詞)。(2分)
①孫權:________ ②益州: ________
三、寫作表達。(50分)
27、一株百年古松,雖然被移植到城里,但它始終惦念著家鄉。盡管這里的風很柔和,雨水很充沛,但空氣污濁,噪聲太大,又有人為的破壞。幾年了,它的根須始終是短突突的,始終沒有伸展開去。它默默地忍受著,堅持著,然后在一個風雨之夜,借助一次強風完成了生命的歷程,它枯萎了。松樹選擇了枯萎以彰顯自己的性格。這種選擇是一種拒絕,但是,這是松樹用生命做代價的拒絕!其實,或許松樹還有其他選擇……
生活中許多人、事、物都會面臨類似于松樹的選擇,會留給我們很多的思考。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請以“________ 的拒絕”為題,寫一篇文章。①緊扣材料,確定選材和立意;②將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橫線上可填一個詞或一個短語;③可以編童話、講故事,也可以闡述某種感想或看法,要有真情實感;④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⑤不得抄襲本試卷中的閱讀材料;⑥不少于600字;⑦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
一、積累運用(20分)
1、B(2分。A項“é”為“è”;C項“jǐ”為“jí”,“筋”為“精”,音jīng;D項“技”為“伎”)
2、(1)青山獨歸遠(2)牧人驅犢返(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4)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4分。每小題1分,錯、漏或添一字該小題不得分)
3、A(2分。B項破折號表解釋說明;C項主干是“艷陽跳躍,打扮”;D項沒有比喻修辭手法)
4、D(2分。自傳和小傳都不應寫成傳記體小說或故事)
5、C(2分。一是注意空間關系,應用“那”來遠指;二是要句式一致,應該與最后一句句式相同。)
6、《鑒略》 被父親強迫背書的掃興、無奈和痛苦 對“我”要求過于嚴格,完全不顧及孩子心理(3分。每空1分,后兩空意思相近也可)
7、(1)大材小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