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3年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語文試題卷
說明:
1.本卷共四大題,27小題,全卷滿分120分, 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本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卷,答案要求寫在答題卷上,不得在試題卷上作答,否則不給分。
一、語言知識及其運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亙古(gèng) 狩獵 挺而走險(tǐng) 怒不可遏
B.干涸(gù) 熾熱 盡態極妍(yán) 萬惡不郝
C.花圃(pǔ) 蔭蔽 銳不可當(dā ng) 粗制爛造
D.恣�。▃ì) 取締 鮮為人知(xiǎn) 眼花繚亂
2.下列句子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別以為這房間雜亂無章,我曾經想收拾一下,后來發覺那是徒勞的。
B.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遵循物競天擇的法則。
C.共同的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使他們兩人常常是一見如故。
D.小鎮上的文廟,只剩下斷壁殘垣,成為鳥獸棲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媽媽說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
B.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我們一定要認真研究,仔細調查,不可掉以輕心。
C.風兒從我腳下的林子里鉆出來,送來林濤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個沼澤地和池塘邊,都有瞄準它們的槍聲。
4.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2分)
①但是人類錯了,大自然在某個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氣的污染,臭氧層破壞,陽光越來越兇猛地照射,都成了人類必須面臨的嚴峻困境。
②也許是人類的天性,凡是無償獲得的東西,就不為自己所珍視。
③當原本無償的東西開始收費以后,人類才珍視它們。
④我們曾以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無限攫取。
⑤人類骯臟了那些潔凈的物質,于是有了裝在瓶子里的蒸餾水和氧氣罐頭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5.依照下列畫線句,給空缺處選填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困境無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過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讓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靜從容的氣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讓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廢
要有自我審視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經歷的沼澤地,它常常讓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機智應對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經歷的沼澤地,它常常讓你饑寒交迫,半途而廢
要有機智應對的風范
D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讓你饑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審視的風范
6.對下面語段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我的讀書旨趣有三個特點。第一,雖然我的專業是哲學,但我的閱讀范圍不限于哲學,始終喜歡看“課外書”,而我從文學作品和各類人文書籍中同樣學到了哲學。第二,雖然我的閱讀范圍很寬,但對書籍的選擇卻很挑剔,以讀經典名著為主,其他的書只是隨便翻翻,對媒體宣傳的暢銷書完全不予理睬。第三,雖然讀的是經典名著,但我喜歡把它們當作閑書來讀,不端做學問的架子,而我確實在讀經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國平語)
A.讀書旨趣是:閱讀范圍不限于哲學,讀書很挑剔,當作閑書來讀。
B.讀書旨趣是:喜歡看“課外書”,閱讀范圍很寬,讀是為了消遣。
C.讀書旨趣是:喜歡看“課外書”,主要讀經典名著,不端做學問的架子讀。
D.讀書旨趣是:從各類書籍中學哲學,不理睬暢銷書,讀中得到消遣。
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22分)
(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第7-8題。(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③,愿為持竿叟。
【注釋】①若耶溪,相傳為西施浣紗處。作者綦( qí)毋潛,江西贛州人,其詩喜寫山林,此詩為詩人歸隱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彌漫:人生世事如溪水邊彌漫的煙霧。
7.下列對詩歌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詩中描寫了詩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見的幽美景色。
B.詩中“晚”字點明 泛舟的時間,“花”字切合詩題中的“春”。
C.詩句“潭煙飛溶溶”寫出水潭邊云霧彌漫、炊煙裊裊的清幽寧靜。
D.詩句“愿為持竿叟”表明作者熱愛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態度。
8.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詩句“此去隨所偶”與《與朱元思書》中的“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有異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詩人隨遇而安的閑適心情。
B.“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聯運用對偶修辭,寫出泛舟時時間的推移和景致的轉換。
C.全詩緊扣“泛”字進行景物描寫,移步換景,富有動勢。
D.這首詩風格清幽激越,語言清新自然,渾然天成,體現出一種興味深長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