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龐步履蹣跚,跟著蘇穎向外馬路走去。兩只喜鵲倏地從草地上鵲起,跟隨在老龐和蘇穎身后,仿佛將要起舞。
(摘編自《小小說選刊》,有刪改)
13.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和藝術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她和老龐誰都不瞅誰,眼睛望著前方,仿佛前方有無盡的景色和歲月。”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蘇穎奶奶嘴上不停地抱怨,但她對丈夫的深情體現在她攙扶老龐、貼著老龐的耳朵跟他說話的行為上。
C.老龐意識里清晰出現他老婆站在街口對他微笑的場景,道出了老龐總是出現在街心公園望著老街區的主要原因。
D.小說構思巧妙,采用對話的形式,一方面交代了人物主要的人生經歷,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14.請你結合全文談談“鵲”的作用。(6分)
15.如何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4分)
16.在蘇穎出現以前,小說哪些地方為后文揭示老龐和蘇穎奶奶不是夫妻埋下了伏筆,請試舉幾例加以分析。(6分)
17.老龐和蘇穎奶奶身上,有一些和“攀枝花三線建設者”相似的品質,請結合文章概括。并聯系生活實際,談這些品質在當下的意義。(4分)
第二部分 表達(共73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13分)
18.下列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設計者和建造者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建成后的銀江水電站將會成為攀枝花市又一張靚麗的新名片。
B.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這三個字,對于中國人來說,無疑是千鈞之重,其意義不言而喻。
C.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各國必須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努力戰勝疫情。
D.帶領團隊讓青蒿素舉世聞名的屠呦呦認為,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古老的中醫藥才能永葆青春。
19.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國產動漫專題片《血與火:新中國是這樣煉成的》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地講述了黨史故事。
B.網購之所以讓那么多網友著迷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在下單后輸入帳號密碼時基本沒有感覺到是在花錢。
C.每到夏季,學校都會反復向學生發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獨自一人去游泳。
D.第12版《新華字典》收錄了“拼購”“刷屏”等網絡詞語,意味著一些網絡詞語被更廣泛地使用和接受。
20.填入下面文段中橫線上的句子,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在稻田間的阡陌穿行,清風徐來,水波澹蕩,一縷縷甜絲絲的清香在微風吹拂下掠過鼻翼。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這些氣息的混合。
①草木的芬芳
②正在生長的莊稼的芬芳
③田園歲月的純凈與醇厚
④并夾帶著泥土的芬芳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21.名著閱讀(4分)
傘
早上,我問傘:
“你喜歡太陽曬
還是喜歡雨淋?”
傘笑了,它說:
“我考慮的不是這些。”
我追問它:
“你考慮些什么?”
傘說:
“我想的是——
雨天,不讓大家衣服淋濕;
晴天,我是大家頭上的云。”
(摘編自《艾青詩選》)
如果這首詩入選了《中國故事》中“致敬英雄”欄目,你作為這個欄目的編輯,請你談兩條選用它的理由。(4分)
五、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有許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紋,總要過后才覺得美的。
——余光中《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感觸或思考?請自選角度,自主立意,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字數在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泄露個人信息(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攀枝花市2022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解析)
語 文第Ⅰ卷 閱讀(共58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13分)
1.B
2.A
3.①媒介生態變革、傳統媒體角色的變化。②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方式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新的媒介生態形成。(每點2分,答對兩點給4分。)
4.第一問:①創作者應清醒認識到創作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原創性。②創作者應該把作品的真實看得比受歡迎重要。③創作要回歸生活本身、遵循藝術規律。(每點2分,答對兩點給3分,答對三點給4分。)
第二問:觀眾應提高對影視劇的鑒賞能力;對熱搜有甄別能力。(答對一條給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5.A
6.D
7.C
8.B
9.(1)譯文:喜愛菊花的人,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說了。
(“菊之愛”,賓語前置句,意思是喜愛菊花的人;“鮮”,少。各1分,句子通順1分,共3分。)
(2)譯文: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么快。
(“奔”,這里指飛奔的馬;“疾”,快。各1分,句子通順1分,共3分。)
華語網說明:網頁為TXT文檔,無任何格式,如果你需要二次校對過的完整doc格式文檔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21.①傘象征著時刻奉獻的精神,符合欄目“致敬英雄”的主題。②運用擬人、比喻等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傘樂于犧牲奉獻的精神。③采用問答方式,層層推進,揭示詩歌主題。④靈活地運用句式,具有形式美。(選用理由中沒有一條結合詩歌或欄目主題分析的,不給滿分。)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