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少年時,我們都懷揣著青云之志,渴望挑燈看劍成為江湖傳奇,面對平平無奇的他人,未經世事的我們總會流露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豪情壯志。
③很多年輕人的生活很普通,但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國青年報社等單位聯合推出的歌曲《凡星》,卻關注到了平凡青年的點滴故事和奮斗——凡人的一生值得精彩度過,平凡亦有光。
④我看到,有些“凡人”眼前是界碑,身后是祖國。他們幾十年如一日防守邊關,生在和平年代,鮮有轟轟烈烈的戰斗或流血事跡。他們大多數人不會出名,卻依然用一生來詮釋“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⑤我看到,有些“凡人”通過讀書走出大山,畢業后回到生養自己的村子,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身處變化中的村民們無疑能感受到“凡人”的不平凡。但對于更遠的人和更無盡的遠方來說,他們所做的事情或許是微不足道的。
⑥我看到,有些“凡人”投身航天領域,大多數的他們并沒有“上天”的機會。他們的工作看起來有點枯燥甚至不起眼——從擰緊每一顆螺絲釘開始,到對接數以萬計的導線、接插件、密封圈和吸收撞擊能量的材料。但就是這樣“超細節”的裝配,才最大限度地守護了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⑦正是這些“凡人”的片段,才構成了“平凡”且“珍貴”的我們。
⑧一路成長過來,我們看到、聽到太多年少成名的事例,光鮮亮麗、抓人眼球的背后,殊不知這些可能只是少數人的運氣,畢竟蕓蕓眾生才是人生常態。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⑨當然,普通人也值得被尊重和看見,社會需要給予小人物更多的關注和聚焦。凡人跟所謂的偉人一樣,都能發光發亮,做出一番成就。不是改變世界才算是驚天動地的非凡,默默無聞做一顆關鍵但不能缺少的螺絲釘,這也是非凡的,二者是同等價值的非凡,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⑩你我都是凡星,你我皆是繁星。
(作者:荊昭延/選自《中國青年報》,有刪改)
14.下面對文章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凡人的一生值得精彩度過,平凡亦有光。”
B.文中的“凡人”做著平凡普通的事,付出了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困苦,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C.文章從生活出發,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層次清晰,論據充足,論證有力。
D.本文的語言豐富、生動、形象,就是為了在論證時不需要舉例,達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效果。
15.結合文章內容,概括“凡星”和“繁星”的含義。(2分)
16.第⑧段說“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根據你的理解補充一個論據并簡要闡釋。(2分)
17.我們只要腳踏實地,志存高遠,就能夠無懼風雨。請結合本文,簡要談談你對未來生活的理解和設想。(4分)
(四)(14分)
題目:____________
①車流滾滾,馬達轟鳴。走在人行道上,忽見行道樹的縫隙閃出一道亮光。是河,這是一條綠蔭遮不住的河。
②真想不到,鬧市里還藏著這樣一幅幽深。說“幽”,是河岸邊這條鋪著螺紋地磚的路,被濃蔭遮覆得嚴嚴實實,滴溜溜的鳥鳴在這樹木的長廊里一聲聲婉轉回旋,釀出的卻是一管凝住的寧謐。說“深”,是一路走來都是綠墻夾道,靜若空谷,直到走得腿有些發酸。路與河依傍著,河奉獻出清澈的波光,岸奉獻出綽約的身影。
③路邊躺臥一石塊,上書“采蓮河”三字。
④春天,夾岸的楓樹、水杉尚未長出新葉,一兩株柳樹就垂下了綠絲絳。長亭復短亭,折柳贈別,是古人詩詞中常見的場景。但在這里,林邊的花地姹紫復嫣紅,與我告別的卻是柳絲蕩起處掠過河面的西伯利亞遠客紅嘴鷗。夏天,濃蔭如蓋,蟬鳴如泣,河水把溽(rù)熱吸個干凈后又呼出一腔清涼。秋天,河岸紅楓盡染,有蚱蜢小舟輕輕搖過,劃破水中倒影,滿河頓時騰起烈焰。冬天,被賞鷗人喂得胃囊鼓鼓的紅嘴鷗,有不少會飛到河里躲清靜。它們漂浮著,只是偶爾慵懶地撲扇一下翅膀或者扭擺一下脖頸,像一盞盞悠然綻放的白蓮。
⑤歐陽修有醉翁亭,袁子才有隨園。我真是富可敵國呵,采蓮河成了我的秘密后花園。
⑥世上的美是藏不住的。沒過幾年,踏入這里的步履漸多漸稠,它最終成了休閑一族的打卡熱地。
⑦很多人來這里散步,也有人來這里跑步,他們往往以外套的袖管束腰,露出短袖,精神抖擻,一次次與我擦肩而過。有時會有一根釣竿,一動不動地久久橫懸在河面。在紅木橋的那邊,有人正拍婚紗照。攝影師轉動著反光板,把陽光打在新人的臉上,快樂像點燃的紅燭,在他們眼睛里閃閃發亮。
⑧這樣的生活花絮,總是在采蓮河畔拼貼出一幅幅活色生香的人間世象圖。
⑨河邊開始有人賣菜了。豆角、土豆、白菜、茄子、辣椒、西紅柿,擺放在一塊攤開的塑料布上,色彩斑斕。散步的、跑步的、攝影的,各色來這里放松放松的人,離去時也會順帶買些菜回去。這些擺地攤的小販,往往天剛亮就出現在河邊,直到暮色蒼茫還在守候。
⑩往前走,在一段落葉樹夾道的河岸,遇到了兩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親。大一些的孩子已經不用母親緊緊牽住手了。他向前緊走幾步又轉過身倒著走幾步,低著頭,眼睛睜得老大盯住地面。原來他是想踩自己的影子,我不禁啞然失笑。嬰兒車里的孩子被母親推著往前走,手里搖著一枝花,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
⑪遠處不知什么人吹起了笛子,串串富有色彩的音符,在河面漂流,在天空飛翔,既像漣漪中的漣漪,又像回聲中的回聲,更像一支游走的箭,一下子就射中我的心房,濺起幾滴惆悵。
⑫也許,離家不遠的這條河,只是我們生命列車中的一個途經之處,可以略作流連,也有人就此下車。也許,對于有些人,在某些時候,這條河是一種撫慰;而對于另一些人,在另一些時候,它是生活的一個支點、一個節點。(作者:原因/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注:溽熱,潮濕而悶熱。
18.第②段寫道:“真想不到,鬧市里還藏著這樣一幅幽深。”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描寫“幽深”?(2分)
19.第④段“夏天,濃蔭如蓋,蟬鳴如泣,河水把溽熱吸個干凈后又呼出一腔清涼”很有意趣,請簡要賞析。(2分)
20.第⑪段中寫笛聲“一下子就射中我的心房,濺起幾滴惆悵”,請簡要分析“惆悵”在這里的含義。(2分)
21.這篇文章結構清晰,勾畫了多幅圖景,請概括并做簡要描述。(2分)
22.通讀全文,為本文擬寫一個題目并說明理由。(2分)
23.結合自己閱讀宗璞《紫藤蘿瀑布》的感受,聯系本文結尾段,談談你獲得的啟示。(4分)
三、寫作(45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論語》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禮記》說,“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孫權勸呂蒙學習,于是呂蒙不再是吳下阿蒙,讓人刮目相看;而宋濂則主動學習,“余幼時即嗜學”,終于成為文學家。也就是說處處學習,時時學習,主動學習,明白學習的意義,我們才能承擔重任,成就未來,建設國家。
根據上面的內容,請講講你學習中的故事,或者對學習意義的理解,也可以抒寫學習時的感受。要求:自擬題目,內容具體充實,文體不限,不少于500字。(不能透露與考生有關的信息)
題目: _________
本份試卷暫無答案,如有更新將在下載頁說明。
華語網說明:網頁內容為TXT文檔,未保留任何格式(如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如果你需要完整word試卷,請點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