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考生注意:
1.考試時間120分鐘
華語網說明:網頁內容為TXT文檔,無格式(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如果你需要完整word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一、積累·強化基礎(本題共5個小題,共10分)
閱讀下面語段,按要求回答小題。
①“我一路向北,離開有你的季節□”《一路向北》的歌聲一直在校園的上空回蕩著,似乎預示著畢業季的到來。隨手拿起拍立得,我們拍了張照片。記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癡如醉,晚風吹起我們的發梢。今天,考場外,柳條輕輕飛舞。風一如那日溫柔,撩起我的記憶、bō動我的心弦。
②又是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季畢業時。青春的我們,信心滿懷,背起行囊,奔向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睿智的我們,滿懷理想,點燃青春,揮別昨日,開啟一段斬新的人生旅途。即使選擇了遠方,我們就不怕風雨兼程。
③如詩如畫的青春回憶總是趕不上生命的腳步,煙水迷茫的滄波永遠落后于憧憬的麗帆。愿我們的青春歲月如同三月的櫻筍,五月的榴錦一般,向陽生長,不負偉大時代,不負美麗韶華。
1. 給加點字注音,按所給拼音寫出漢字。
旅( )途 bō( )動
2. 給□處填寫正確的標點,找出并改正選文第②段中的一個錯別字。
標點:______ ______改______
3. 第②段畫線句子有語病,請結合語境將修改后的句子寫下來。
4. 下列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
A. 記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癡如醉。
B. 這些復雜對立的情感,林林總總,會將這間小屋擠得滿滿的,間不容發。
C. 互聯網時代,“快餐”式閱讀方式快速收集了絡繹不絕的資訊。
D. 富有創造力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
5. 下列有關語法知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風—如那日溫柔”中的“溫柔”和“煙水迷茫的滄波”中的“迷茫”都是形容詞。
B. “背起行囊”“信心滿懷”“如詩如畫”“輕輕飛舞”四個短語結構類型各不相同。
C.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句子的主干是“尊老愛幼是美德”。
D. “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一句中的“在世界橋梁史上”作定語。
二、詩詞·陶冶情操(本題共2個小題,共12分)
6. 品讀詩詞,汲取力量。請將下列表格中的詩詞補充完整。 詩詞繪景 白居易眼中的春景是充滿生機的:幾處早鶯爭暖樹,______①。(《錢塘湖春行》)馬致遠筆下的秋景是蕭瑟蒼涼的:______②,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天凈沙·秋思》) 詩詞寄情 客路他鄉的王灣借“雁”表達強烈的思鄉情:______③?______④。(《次北固山下》)出使邊塞的王維借“雁”表達孤寂的情懷;征蓬出漢塞,______⑤。(《使至塞上》) 詩詞言志 陸游屢遭排斥,仍獨立不倚,堅持正義,借梅花抒寫內心:______⑥,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李白面對人生挫折,仍堅定信心,重新鼓起勇氣:______⑦,______⑧。(《〈行路難〉其一》)
7. 賞析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按要求回答問題。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詩的開頭,作者回顧身世,意在暗示無論什么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
B. 頷聯運用比喻手法:大宋國勢危亡如風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將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抒寫了國破家亡的悲哀。
C. 頸聯“惶恐”“零丁”反復出現,渲染作戰環境的險惡。
D. 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全詩格調沉郁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
(2)請說說尾聯運用的抒情方式及表達的情感。
三、綜合·學以致用(本題共5個小題,共10分)
曉荷文學社在4月23日開展系列研讀實踐活動,在校園里設立了專題園區,請你參加并完成以下任務。
8. 你來到了“文化園”,迎面是一則倡議書,請你補充倡議內容,并修改一處格式錯誤。 倡議書
各位同學:
為了給大家營造舒適的游園環境,我們倡導文明游園,特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①按照園內工作人員提示有序游園;
②愛護園內設施;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希望同學們能夠踐行以上倡議,文明游園,快樂體驗,收獲多多。
2024年4月23日
曉荷文學社
9. 進入園中,志愿者遞過來一道題,完成后方可繼續游園。請選出正確的一項( )
A.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顿Y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的史事。
B. 冰雪雕技藝是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減法的藝術”。
C. “久仰”“尊君”“寒舍”等都是古代常見敬辭:“拙作”“賜教”“家君”等都是古代常見的謙辭。
D. 老舍被譽為“人民藝術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茶館》,話劇《四世同堂》《龍須溝》等。
10. 最后你來到了“水滸園”,導游“魯智深”接待了你。他請你為“水滸園”擬寫一條宣傳標語。(不超過20字)
11. 接著導游“魯智深”帶你來到一個長廊,他說:“這里都是俺的光輝事跡。你知道這是哪一段嗎?”請根據下面選文寫出故事名稱。
“俺只指望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個打死了他。灑家須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及早撒開。”拔步便走,回頭指著鄭屠戶道:“你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去了。
12. “魯智深”哈哈大笑,說:“你再用兩個詞夸夸俺吧,俺優點也不少哩。”
四、閱讀·浸潤心靈(本題共16個小題,共38分)
(一)
閱讀非連續性文本,回答各題。
[材料一]
①日前,一則關于微塑料會傷肝肺的研究登上熱搜榜。相關研究發表在環境科學領域期刊《環境與研究》上。實驗結果表明,納米級的微塑料可能會進入肝細胞和肺細胞并破壞其正常工作機能,從而對器官造成損傷。微塑料可能成為人類健康的又一“隱形殺手”。
②微塑料是一種直徑小于5毫米的塊狀、絲狀等形態的塑料碎片和顆粒。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關于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
③過去,人們對于微塑料的認識主要體現在環境影響方面。近兩年,科學家逐漸發現了微塑料也會損害人體健康。
④長期以來,塑料被認為是一種惰性物質。人們認為,微塑料在進入人體后,會經過胃腸道、膽道被排泄出體外。然而,有動物實驗研究表明,小于10微米的微塑料可以穿過細胞膜進入循環系統,并到達其他組織。
⑤實際上,肉眼難以分辨的微塑料幾乎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南京大學的相關研究就發現常喝瓶裝水、吃外賣食品及工作中常遭遇粉塵的人,糞便中的微塑料更多。此外,沐浴露、牙膏、防曬霜等個人護理用品,以及洗衣機洗滌衣服產生的廢水等都可能含有微塑料。
[材料二]
①微塑料源于人們使用的大量塑料產品,其中最常見的是用于瓶裝水的塑料瓶。塑料瓶的制造材料主要是PET塑料(滌綸樹脂)。據推算,全世界平均每分鐘會售出100萬個塑料瓶,平均每年會售出5000億個塑料瓶。
②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和塑料制品生產國。2021年,中國生產了1.1億噸塑料,進口了3397萬噸,生產了塑料制品8000多萬噸。同時,中國每年還消費了大約2000億個塑料飲料瓶。這些塑料瓶最后去了哪里?據統計,大部分廢棄塑料瓶都進入了非正規回收渠道。統計表明,全球32%的廢棄塑料瓶未被回收利用,最終被遺棄在陸地、河流、海洋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材料三]
網友聲音
網友A:早餐是用塑料袋裝的,中午吃的飯是用塑料盒裝的,下午喝的奶茶也是用塑料杯裝的。塑料容器成本低,使用方便,用完就扔,也沒見造成什么污染。
網友B:我長年累月喝瓶裝礦泉水,也沒覺得身體不健康。塑料瓶雖然多,但都被回收了,不會產生污染的。
13. 下列對文本內容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 材料一中第①段和第②段畫線句子分別采用了打比方、下定義的說明方法,打比方能使說明的內容更科學準確。
B. 根據材料一可知,微塑料是一種惰性物質,它進入人體后最終會被排泄出體外。
C. “微塑料”的概念最早是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被提出的。
D. 根據材料二可知,微塑料源于人們使用的大量塑料產品,其中最常見的是沐浴露、牙膏、防曬霜等個人護理用品。
14. 請你簡要分析材料二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大部分廢棄塑料瓶都進入了非正規回收渠道。
15. 閱讀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對材料三中網友的看法是否認同呢?請說明理由。
(二)
閱讀《以行動開創未來》,回答各題。
①中國科學院著名研究員譚墾曾說:“你對什么感興趣,不是最重要的;你為感興趣的事情做了什么,這才重要。”這啟示我們青年一輩,要以行動將瞬間的感興趣化為永恒的熱愛。
②瞬間的感興趣是找到永恒熱愛的基礎。如果說永恒的熱愛是煙波浩瀚的大海,那瞬間的感興趣便是指引你前進的燈塔。牛頓從蘋果落地的瞬間開始,把對地球引力的探索化為永恒的熱愛;亞運會最年輕的冠軍崔宸曦,第一次見到滑板就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把滑板運動作為自己一生永恒的熱愛。他們的事例告訴我們,這諸多感興趣的瞬間,總有一個會指引我們抵達永恒熱愛的彼岸。
③讓我們抵達熱愛彼岸的,最重要的是行動。行動是將瞬間的感興趣化為永恒熱愛的橋梁。譚墾幾十年如一日進行科學研究,用行動將其化為自己一生的熱愛;樊錦詩把對敦煌文化的保護與研究工作作為自己一生的摯愛和無悔的追求,以實際行動書寫自己的一腔熱忱。[甲]他們的事跡告訴我們,要以行動助力我們所熱愛的事業,用行動將瞬間感興趣的事化為永恒的熱愛。
④如果不付諸行動,感興趣的事情便只會停留在瞬間。[乙]彭端淑《為學》中的那位富僧、心中一直向往南海,可是遲遲沒有行動,眼睜睜地看著窮和尚依靠一瓶一缽從南海歸來。因為富僧沒有行動,所以他的興趣與理想最終化為泡影。
⑤然而,是不是所有感興趣的事都得做呢?做感興趣的事是不是一定堅持不變呢?
⑥劉祥不是喜歡斗蛐蛐斗雞嗎?這樣的興趣最終導致誤國亡身�?茖W家錢偉長年輕時對文科特別感興趣、然而,他為救民族危亡毅然棄文從理,學習起了制造飛機大炮的知識,最終成為了力學之父。這些事例告訴我們,做感興趣的事要合情合理,要順應時代要求,這樣才能有利于國家和民族。
⑦習近平總書記說:“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我們青年一代,生逢盛世,應該用行動將瞬間的感興趣化為永恒的熱愛,為祖國繁榮增光,為民族復興助力、用行動去開創美好的未來。
16. 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和論證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開篇引用譚墾的話,既是本文的道理論據,又是中心論點。
B. 第④段從反面進行論證、舉富僧的事例,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C. 第⑤段用“然而”一詞轉入思辨,使文章陡然有了深度,也使論證更加嚴密。
D. 本文旨在告訴青年一代,興趣是行動的前提,行動則是興趣的橋梁。我們要用實際行動把有利于國家和民族的興趣化為永恒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