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1.了解詩人劉湛秋,理解詩人的愛國情感。
2.感受詩歌的節奏,理解詩歌的意象。
3.品味詩中具有表現力的詩句,理解詩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課文導學
一、知識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詞語注音,并根據拼音寫詞語。
埋藏( ) 嫣紅姹紫( ) 契機( ) 綻開( )
qiángwēi( ) dūnhòu( ) 一xiè( )千里
2.根據課文語境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并造句。
(1)嫣紅姹紫:
(2)一瀉千里:__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敦厚的性格像
頑強勇敢又如
掛霜的葡萄下躍動著
堅硬的核里已綻開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學常識填空。
《中國的土地》作者是_______,這首詩,前一節寫______,詩人精心選取杜鵑花、三峽、神女峰、凍土層、椰子林、海浪等代表中國版圖東南西北的具體意象,有極高的概括性。后一節水到渠成地寫_______,預言偉大祖國的復興與繁榮。
5.把下面的句子改寫成排比、反問連用的句子。
生活中時常有些東西觸動你的心,使你激昂、歡樂、憂愁、深思,這就是詩啊!
改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課文理解與感悟
1.詩人通過哪些具體的形象表現“中國的土地”是“神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樣理解“黃金般的相思”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微風下的湖水”和“一瀉千里”的“長江”這兩個比喻,贊揚了什么?
4.如何理解“掛霜的葡萄下躍動著歡樂/堅硬的核里已綻開復興的契機”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遷移
一、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鄉土情結(節選) 柯靈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逢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風塵碌碌,酒闌燈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陽秋風,巴山夜雨,都會情不自禁地惦念它。離得遠了久了,使人愁腸百結:“客舍并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焙貌蝗菀啄芑丶伊�,偏又忐忑不安:“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碑愢l人這三個字,聽起來音色蒼涼;“他鄉遇故知”,則是人生一快。一個怯生生的船家女,偶爾在江上聽到鄉音,就不覺喜上眉梢,顧不得嬌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訕:“君家居何處?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边|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這就是鄉土情結。
人生旅途崎嶇修遠,起點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見的世界——幾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鄉土。他開始感覺饑飽寒暖,發為悲啼笑樂。他從母親的懷抱,父親的眼神,親族的逗弄中開始體會愛。但懂得愛的另一面——憎和恨,卻須在稍稍接觸人事以后。鄉土的一山一水,一蟲一鳥,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時一俗,一絲一縷,一飲一啜,都溶化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輩輩都植根在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歡離合的家史。在聽祖母講故事的同時,就種在小小的心坎里。鄰里鄉親,早晚在街頭巷尾、橋上井邊、田塍籬角相見,音容笑貌,閉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橫豎呼吸著同一的空氣,濡染著同一的風習,千絲萬縷沾著邊。一個人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調定向定位,要經過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滿未知數,但童年的烙印,卻像春蠶作繭,緊緊地包著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紋,一輩子附在身上。
1.“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陽秋風、巴山夜雨”這三句引用或化用了古典詩詞,請寫出出處及作者。
良辰美景奈何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洛陽秋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山夜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