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我讓“和平”將聯合國總部移至一個充滿和氣,沒有野心的國家,使得每一個成員國享有并自如地實行它們應有的義務和權利。徹底地改變聯合國總是被有些國家當作“隱裝”披于身上,干著令人們頭痛又無力阻止之事。
最后,“和平”該為自己的祖國干一件事了,畢竟,人人都有私心的。
“和平”除去了地球的“病瘤”和世界人民的“心病”之后,便將自己變成一座堅固無比的鋼橋,“橫跨”于臺灣海峽之上,讓兩岸人民帶著微笑朝夕相互往來不絕,在臺灣,到處都可見到一面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和聽到一曲曲壯麗的國歌。這樣,臺灣和它的母親通過這座鋼橋永遠相連,甚至融為一體。
總之,我夢想有一天,令人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和令人心煩的爭吵聲永遠匿跡于這個世界上。
我想,這應該不是夢,我很自信。畢竟,這地球上存在著一個正在強大著的飛躍著的愛好和平的民族——中華民族,明天,它就是和平世界的領頭羊。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第一中學 作者:王亞
我們熱愛和平,我們不喜歡戰爭,但在這個世界上,槍聲、炮聲、爆炸聲則遠遠多于鞭炮聲和禮炮聲。就在剛過去的20世紀,全世界發生的大小戰爭總不下400次!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人類更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中國,“九一八”的炮聲,盧溝橋的槍聲和南京大屠殺中30萬中國同胞的呼告聲,時時使我們警醒。
戰爭把人逼近死亡,千千萬萬的人兒在可憐巴巴的期望它的結束。
我們的祖國就遭受一場有一場驚天動地戰爭的劫難�!熬乓话耸录�,東三省淪陷,流浪兒到處流浪,無家可歸;“七七盧溝橋事變”,日軍大規模進犯北京城,國都淪陷,關系國家存亡,;“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死于日軍槍下,血流成河……這種種的種種沒有一件不讓人膽戰心驚。八年的抗戰,我國的國民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從此走上了一條艱難陡峭的山路。那時,我們的人民不僅要時時忍受侵略者的蹂躪,受欺侮,受侵略,沒有自尊,沒有人格,還要忍受饑寒之苦,任讓侵略者呼來喚去,任由他們摧殘折磨。老百姓們這樣茍且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為了反抗,為了斗爭,為了讓他們的子女過上好的日子。經過八年堅苦卓絕的斗爭,我們終于取得了勝利,人民終于露出了笑臉。
“鑄劍為犁”的雕像在聯合國總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個春秋,可是和平的鐘聲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們敲響。戰火和死亡仍然時時踐踏著公理和正義。世界何時才能鑄劍為犁,和平永駐? 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加熱愛和平,但戰爭并沒離我們遠去。在剛剛平息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他們的雙手沾滿了伊拉克人的鮮血,他們瘋狂地玩著進攻游戲,他們的飛機無數次的進行轟炸,坦克潮水般地向前涌。他們不知羞恥地打著維護世界和平的旗號去侵略,去發動戰爭,去維護他們所謂的和平,去實行他們的計劃。
在美英聯軍的炮火中,閃爍著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他們渴望停止戰爭,還給他們安寧家園。他們憤怒,怒火伴著戰火一起燃燒;他們痛恨發動戰爭的人,恐懼使那雙雙純潔的眼睛變得黯然無光。
鄧小平爺爺說和平與發展是當今的主旋律,但形勢不容樂觀,世界時時燃起的硝煙仍未煙消云散。
血雨惺風應有涯,鑄劍為犁應有日!
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鴿子,生活在和平美好的中國,住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邊。常聽人們說起,在那遙遠的地方有條幼發拉底河。那里有個非常富裕的國家名叫伊拉克,他們的人民熱情又善良。我是個有好奇心而又喜歡結交朋友的鴿子。陽春三月里,我告別了親人,飛向遙遠的幼發拉底河,去結識那里的新朋友。
帶著滿心的期盼,克服一路的艱辛,我終于來到夢寐已久的幼發拉底�?墒窃趺匆部床坏饺藗兯f的美麗與富饒。這里正發生一場可怕的戰爭。滿眼的廢墟、斷墻、煙火,到處是哭聲、叫喊聲。在一處被炸得破爛的房屋旁,只見一個小男孩坐在地上,兩只小臟手遮住眼睛,正在傷心地哭泣:“媽媽、爸爸,快回來呀!別丟下我�!蔽逸p輕地停在他的腳邊。小男孩抬起頭,滿含眼淚對我說:“我怕,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可他的媽媽在那里呢?忙于救人的人們誰也沒有告訴他。
正在這時,一陣“轟隆隆”的巨響把我震昏了過去。等到我醒來時,我已發現自己在一座醫院里。穿梭不停的人們不斷地往里運送病人。滿眼的血跡,滿耳的呻吟。在靠窗的一張小床上,靜靜地躺著一個頭部受傷的小女孩,凄白的臉蛋,緊閉著眼睛。她的媽媽,一個善良的母親,正在一邊抽泣,一邊在默默祈禱。
我痛苦地離開了醫院,來到兒童樂園�;�、秋千等早已被炸斷,昔日的歡笑和熱鬧蕩然無存。在公園一角圍著一群人,他們的表情是那么痛苦、凄慘。我悄悄靠近。原來他們正在這里送走一位可憐的男孩。十分鐘前還活蹦亂跳的小生命現在躺在一個冰涼的小木棺里,他已聽不到媽媽的哭喊聲了。我在公園的一角找到一朵沒被炸爛的小花,悄悄放在他的身邊我不明白,美麗的國家為何成為廢墟?孩子的樂園為何成為埋葬他們的墓地?��!都是這罪惡的戰爭,都是這可恨的炮彈。我縱身向天空飛去,迎著炮火飛去……
縱觀世界風云,戰爭貫穿著人類的發展史,由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戰爭不計其數。據聯合國統計,人類歷史上真正沒有戰爭的日子只有300多年,可見戰爭就是人類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且不說古代,近代的諸多戰爭,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把多少人類積累的財富毀于一旦,無論戰爭是正義還是非正義的都在怕壞著人類的發展。
由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拍攝的《兄弟連》真是的反映了戰爭和戰爭中的人,他把戰爭描寫的很貼切,很寫實。因為他是以一群二戰老兵的眼睛去看戰爭,而不是像無聊的國產劇是一群文人想象的。二戰老兵經歷了真正的戰爭,他們懂得珍惜生命,熱愛和平。這樣的人我們崇拜他,他在戰爭中為戰友付出著,和平時期他們為人們講述著戰爭的殘酷性,他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戰爭的危害。而美化戰爭的人,還有英雄主義的文人們,他們沒有讓人們看清戰爭,他們不應該得到尊重。所以英雄不是寫出來的,英雄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要反思戰爭,珍愛和平。
每一次戰爭損失的物質財富不計其數,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國的損失就有3500億美元,傷亡軍民達3000多萬。整個二戰中損失的財富用金條來計算,它可以繞地球三周多。然而在戰爭中失去的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精神財富也在不斷的失去,遺跡的毀壞,文物的毀壞,親人的喪失,戰爭對人們的摧殘都是殘酷的。
這些都是我們看得見的戰爭,還有許多看不見的戰爭,二戰結束后美蘇之間的冷戰把德國一分為二,互相軍事競賽,每年用在軍費上的開資就占GDP20%,有的更高。還有北約對第三世界國家的進出口限制,還有發達國家到落后地區去融資去掠奪財富,這些看不見的戰爭更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