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英雄”們的眼里,百姓-—草民,只是一塊塊奠基石。君不見,董卓率眾“出征”無辜的草民,“男丁斬首,婦女充當官妓”,君不見徐州城里沖天的火光,而其目的僅為一座城池;君不見,戰爭起時,動輒“火燒連營”,“水淹七軍”:君不見敵人追來,留下饑民殿后,而敵將軍無一不是“趁勢掩殺”一番�?墒�,那些為人主者,或者說渴望為人主者,卻依然能夠全身而退,能夠“卷土重來”,有道是“江東弟子多才俊”,可這些才俊不是用來建設國家,發展生產的,而是那些“人主們”踏上帝王寶座的一塊塊墊腳石。
人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成就了“風流人物”,成就了一代代天之驕子”,可是他們又是怎樣對待人民的呢?所謂的“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不過是一時的感慨罷了,之后還不是年年征殺?坐擁天下后,還不是歌舞升平,聲色犬馬?而民眾,不過是由戰時的炮灰,演變成“太平盛世”的一只犬而已,在沒有戰爭的年代繼續發出“苛政猛于虎”的喟嘆罷了。
帝王的利劍在鞍上不停地抽響,兵士們箭在弦上。東方熹明,枕戈待旦的雙方的士卒混戰一片,還美名曰:捐軀疆場。其中又有多少人再見明日的朝陽,能再孝奉年邁的高堂,能撫慰孤苦的發妻與兒郎?
陳尸遍野的土地何時能再長出稻糧?
河流里的血色浪花何時再唱出歡樂的歌謠?
人們多么想棄劍從犁,多么想鑄劍為犁,再造田園美麗的風光。
可貪婪的惡魔一次又一次地選擇了戰爭,背棄了和平。
當“一戰”的硝煙未落,“二戰”的硝煙又起。
當“二戰”的戰犯審判還未結束,“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又敲起了戰鼓。
1991年的海灣戰爭還未在人們的記憶中退色,1998年美英的飛機又再度飛臨中東的上空。而今“二河流域”硝煙再起,戰爭的陰霾再次籠罩在古巴比倫的上空。生靈涂炭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
海晏河清,人們世世代代的追求�?墒�,何時才能夠海不揚波?合時才能夠海水清流?何時世界人民能夠安居樂業,而不被戰爭的陰影所籠罩?
那些撥動國家機器的窮兵黷武者,放下你們手中的屠刀,讓和平鴿飛遍世界,讓橄欖枝插遍世界,染綠世界!
讓我們鑄劍為犁,讓世界灑滿和平的陽光,讓人間充滿愛意!
一個無辜的聲音在絕望中呼喊
一個悲慘世界在眼前浮現
想起這一幕幕
讓我們怎能不傷心流淚
陽光明媚,春暖花開
這一切的一切
這美好的人生
還沒有真正鋪開
就伴隨著撕心裂肺的最后一聲
而煙消云散
這只是歷史的一瞬呀
兩次的世界大戰
給天下蒼生造成的痛苦
我們怎能想象
我們能想象,我們不能想象
但我們知道
戰爭只能給世界帶來黑暗的明天
戰爭,殘酷的戰爭
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上演
戰爭曾讓多少人流離失所
讓多少人倍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今天,和平陽光普照下的我們
要深切記住沉痛的歷史
遠離戰爭,不要戰爭
珍惜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只有愛好和平的人們,共同攜手
制止戰爭,我們的家園
才能飄蕩歡樂的笑聲作者單位:浙江洞頭大門鎮中學 作者:陳秀麗 指導老師:黃忠鑾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60年前的今天,我們抗日勝利了,日本無條件投降。所有國人都會把今天這個日子銘記于心的。
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何取得勝利?直到今天,國際軍事歷史界仍有興趣地問:為什么二戰前的阿爾巴尼亞亡國了?為什么西班牙共和國在那么多的國際援助下失敗了?而中國的抗日長達14年,長期處于孤軍奮戰,鮮有外援,最終卻贏得了勝利!真實令人不可思議!大而弱的中國卻打敗了小而強的日本,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要知道,在抗日戰爭以前,也有許多人認為中國武器不如日本,如果抗日的話,將會同阿爾巴尼亞一樣地滅亡,這種亡國論的觀點在后來被擊得粉碎。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統一戰線旗幟下,由中國各族人民和海外華僑廣泛參加的全民抗戰。實行人民抗戰,是打敗日本侵略者最有效的途徑,這是奪取勝利的關鍵。
抗日戰爭,由于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八路軍、新四軍等主力兵團為骨干,有敵后各根據地廣大人民群眾的參加,因此它具有深遠的計劃性、廣泛性和持久性,在整個敵后戰場,抗日軍民以普遍的游擊戰與運動戰相結合。
許多國家的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強裂譴責日本的侵略行為,并向中國提供了大量的物質援助。從1937年到1944年,美、蘇、英、法等四國向中國貸款約為10.478億美元,1.5億英鎊,10.3億法郎。
由此可見,抗日戰爭,不僅是中國的事,也是亞洲的事,世界的事�?谷諔馉幹�,中國獲得的同情與援助體現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國際力量間的相互協作,體現出國際主義精神,對中國抗戰勝利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作者單位:河北省泊頭市第四中學 作者:飛兒
我住處附近有一個體育公園,面積很大,里面有各種健身設施、兒童游樂設施,有一個很大的空曠的廣場,有樹有水、有花有草,是一個夏日夜晚散步的好去處。
昨天下午下班后,天氣很涼爽、舒適,陰天,有輕微而舒緩的風,但是雨好像還很遠。對于城市的居民們來說,炎熱的夏季里今天是一個好天氣。于是,吃過晚飯我又來到了體育公園,公園里已經很熱鬧,到處都是人,男女老少,全都怡然自得、平和而愜意,健身器材旁有一些悠閑的鍛煉著的老人和年輕人,兒童樂園里到處是歡蹦亂跳的孩子們和陪同的父母、祖輩們,廣場上有的人在放風箏,有的在和年幼的孩子追著、跑著、鬧著,廣場邊上有練習扭秧歌的、有習武的、有打腰鼓的、打羽毛球的,還有幾群跳老年舞、民族舞的,北邊滑冰場里是風馳電掣的輪滑愛好者們,人行路上還有很多孩子在滑滑板、騎童車……
看著這一幅幅溫馨的畫面,聽著廣場上播放的動聽的音樂,看著每一個經過我身邊的孩子們沖著我露出天真可愛的笑臉,我心里涌過一陣陣感動:這種生活狀態真的很美,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在夜晚享受這種溫馨平和的休閑生活,真的是一種享受。環境是和平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和平的,快樂就會悄然而入。我想,和平,一定是認真生活著的每一個人都渴望的。
想想7月5日烏魯木齊發生的暴力事件,真的讓每一個向往和平的人義憤填膺,那一群破壞和平、破壞人們和平生活的敗類,最終為人們所不齒、所唾棄。
史冊的頁碼上已注上了“二十一世紀”。
在首行,你便可以找到火藥的痕跡,你也許會嗅到濃濃的銷煙的氣息,戰爭會加劇你的煩惱,同時也會給你一些智慧的啟迪——喊著“維和”的口號,織起戰爭的壘巢……,——難道擴軍備戰就能登上戰勝的城堡?!
舉著“打倒”的旗幟,打開攻擊的戰幕……——難道只有戰爭才能取得利益?!
拉開引擎,啟動隱形戰機,發射出百斤導彈……,——難道這才是勝利的渠道?�。�!
觀注在雷達熒光屏上顯示出鎖定的目標,突然閃出一道光的明耀,在軍事衛星返回的敵方情報中,一座座高樓變成火球……,——難道這就是成功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