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對有,實對虛,作賦對觀書。綠窗對朱戶,寶馬對香車。
伯樂馬,浩然驢,弋雁對求魚。分金齊鮑叔,奉璧藺相如。
擲地金聲孫綽賦,回文錦字竇滔書。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巖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魚。
終對始,疾對徐,短褐對華裾。六朝對三國,天祿對石渠。
千字策,八行書,有若對相如�;垷o戲蝶,藻密有潛魚。
落葉舞風高復下,小荷浮水卷還舒。
愛見人長共服宣尼休假蓋;恐彰己吝誰知阮裕竟焚車。
麟對鳳,鱉對魚,內史對中書。犁鋤對耒耜,畎澮對郊墟。
犀角帶,象牙梳,駟馬對安車。青衣能報赦,黃耳解傳書。
庭畔有人持短劍,門前無客曳長裾。
波浪拍船駭舟人之水宿;峰巒繞舍樂隱者之山居。
注釋:
·寶馬:以珠玉之類飾馬勒。
·香車:《魏志》武帝答「楊彪書」曰:『今贈足下以香車二乘』。
·伯樂:春秋時期秦國人,姓孫名陽,以善相馬著稱。
·浩然驢:浩然就是唐朝詩人「孟浩然」,據說他往往騎著驢子在風雪之中,詩興因此大發。
·弋:帶有繩子的箭,用以射鳥。這里用作動詞,射�!对娊洝愤D與雁。
·求魚:《孟子》緣木求魚。
·分金齊鮑叔:《史記·管晏列傳》載:春秋時,「齊鮑叔」與「管仲」友好,兩人一起經商,每次分利,「管仲」因家貧而多取,「鮑叔」不以為意。
·奉璧藺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傳》有載:「藺相如」是戰國時期趙國大臣。秦昭王得知趙國有和氏之璧,表示愿以十五座城與趙交換和氏璧,「藺相如」奉使入秦,當廷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于完璧歸趙。
·擲地金聲孫綽賦:「孫綽」是晉代官吏,博學善文,曾作《天臺山賦》,「范元」稱:『擲地當作金石聲』。
·回文錦字竇滔書:晉代「竇滔」(竇:音ㄉㄡˋ“豆”)為秦州刺史因寵妾,其妻蘇蕙字若蘭織錦成“回文旋圖”詩,計八百四十字,寄給竇滔使其回心轉意。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巖之筑:《史記·殷本紀》有載:商朝時「傅說」受牽連獲罪,在傅巖筑墻。殷高宗「武丁」夜夢天神予以輔佐良才,繪其相貌訪求天下,貌與「傅說」相合,遂立「傅說」為相,商朝中興。胥靡:古代服勞役的刑徒。(說:這里應念作“越”(ㄩㄝˋ)音)。
·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魚:太公就是太公望,名「姜尚」,也就是「姜太公」。他曾經在渭水邊釣魚,周文王遇到他,立其為國師,與之同載后車。
·褐:用粗毛或未績的麻制成之衣服,古時為貧苦人家所穿。裾:衣服的前后襟,這里指衣服。
·六朝對三國:六朝就是吳、東晉、宋、齊、梁、陳,相繼建都于建業(今之南京),為南朝六朝。后來六朝泛指自三國至隋這一時期。三國就是魏、蜀、吳。
·天祿對石渠:天祿、石渠都是閣名,為西漢藏書、校書之所�!稘h書》「劉向」校書天祿閣�!稘h書》「蕭何」建石渠閣以藏圖籍,后成帝用以藏秘書。
·千字策:宋朝時期,殿試進士用策論,限一千字,故名千字策。
·八行書:指書信�!该虾迫弧乖姡骸杭視陌诵小�。蓋本為「馬融」寄給「竇尚」的書信,內有兩紙八行語。
·有若對相如:「有若」是「孔子」的弟子之一。相如是人名,戰國有「藺相如」,東漢有「司馬相如」。
·愛見人長共服宣尼休假蓋:宣尼,就是「孔子」,漢朝追謚其為褒成宣尼公�!犊鬃蛹艺Z》:孔子將出而雨,門人曰:『商有蓋,請假蓋焉』「孔子」曰:『商為人,短于財,吾聞與人教者,推長而違短,故久。吾非不知商有蓋,恐不借而彰其過』�?鬃拥囊馑际钦f,「子夏」家里貧窮,與人交往應助長避短,方能長久。
·恐彰己吝誰知阮裕竟焚車:《晉書· 阮裕傳》載有:晉朝「阮�!棺炙紩�,有好車,從來沒有人跟他借而借不到的。但有一次某人為了給母親送葬想借而不好意思開口,「阮�!沟弥箝L嘆曰︰『吾有車使人不敢借,何以為車!』就把車子給燒了。
·內史對中書:內史、中書都是古代官名。
·耒耜:古代一種耕具,起土的部份叫做耜(音:“四”ㄙˋ),柄叫做耒(音:“磊”ㄌㄟˇ)
·畎澮:田間水溝。
·犀角帶:大明諸司職掌朝服之革帶,二品用犀角。
·象牙梳:唐崔徽朝妓李端端詩:『愛把象牙梳掠發,昆侖頂上月初生』。
·青衣能報赦:據說晉朝時期「符堅」有一次獨自在家中起草有關赦免的文告,這時有一只蒼蠅飛進室內趕走又來。很快的就有人知道了將有赦免,「符堅」問從何得知,都說是有一個穿青衣服的人在街上這樣叫喊,原來是蒼蠅飛出后化作一個穿青衣的人傳呼大赦的喜訊。
·黃耳解傳書:相傳「陸機」在洛陽時有了一條叫做「黃耳」』的狗,這只狗能給家里寄信。
·庭畔有人持短劍:《史記· 刺客列傳》:戰國時,「荊軻」受燕國太子丹所托出使秦國,假獻地圖的名義以匕首藏于地圖中謀刺秦王,事敗被殺。
·門前無客曳長裾:《漢書· 鄒陽傳》:西漢吳王「劉濞」(音:ㄆㄧˋ辟)欲謀反,其門客「鄒陽」上書諫止,書有『使臣飾固陋之心,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也』之句。曳:拖、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