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孤松庵》“宛平何華峰”原文與翻譯
宛平何華峰,官寶慶同知時,山行疲困,望水際一草庵,投之暫憩。宛平縣人何華峰,官居寶慶同知時,一天在山道間行走,疲憊困乏,望見溪邊有一間草庵,便到那里暫且歇息一下。
榜曰“孤松庵”,門聯曰:“百鳥多情留我住,青山無語看人忙。”只見門上匾額題為“孤松庵”,門聯寫道:“白鳥多情留我住,青山無語看人忙。”
有老僧應門,延入具茗,頗香潔;而落落無賓主意。有位老僧迎出門來,請他入庵落座,并備茶水,茶香清洌。主人很冷落,毫無待客之意。
室之楹,亦甚樸雅。中懸畫佛一軸,有八分書題曰:“半夜鐘磬寂,滿庭風露清。琉璃青黯黯,靜對古先生。”不署姓名,印章亦模糊不辨。何華峰回顧,但見三間庭堂樸素典雅,墻中間上懸一軸佛像,用隸書題道:“半夜鐘磬寂,滿庭風露清。琉璃青黯黯,靜對古先生。”未署姓名,印章也模糊不清。
旁一聯曰:“花幽防引蝶,云懶怯隨風。”亦不題款。旁邊一幅對聯,題道:“花幽防引蝶,云懶怯隨風。”也未題款。
指問:“此師自題耶?”漠然不應,以手指耳而已。何華峰指著畫聯問老僧:“這是師父自己題的嗎?”老僧漠然不語,只用手指指耳朵。
歸途再過其地,則波光嵐影,四顧蕭然,不見問庵所在。何華峰歸途再經此地,卻只見波光漣滟,霧氣蒸騰,四外寂靜無聲,哪里有茅庵的影子?
從人記遺煙筒一枝,尋之,尚在老柏下。仆人忽然想起曾在此丟失一枝煙管,找了找,發現仍在古柏下。
竟不知是佛祖是鬼魅也。何華峰竟不知是佛祖,還是鬼魅?
華峰畫有《佛光示現卷》,并自記始未甚悉。他畫有《佛光示現卷》,并且自己記載事情的經過很詳細。
華峰歿后,想己云煙過眼矣。他死后,想來那畫與題記也如煙云般消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