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07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分類題集(議論文閱讀4則)
(2016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
閱讀下文,完成第1-5題(19分)
讓行走成為人生的必修課
華語網說明:網頁文檔內容及格式不完整,歡迎點此進入下載頁,根據提示下載doc完整格式文檔
①晨光初露,夕陽西下,在城市的公共綠地,在鄉間的草叢花徑,總不乏行走的身影。行走正在作為一種生活時尚,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同。
②行走時一項強健體魄的體育活動。它能讓你久坐的身板,佝僂的腰背,如花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現開放的姿態。心臟搏動得更加有力,血液流動得更為迅速。
③19世紀美國作家梭羅說:“行走之于我是一種收貨大于利益的活動,因為從中我得到了大量非金錢可以衡量的益處。”是的,行走更是一項豐富的精神活動。
④行走,讓你放松心情,獲得心靈的自由。它讓人們暫時卸下生活重擔,拋卻煩惱,忘記自身的身份,孩子般地度過一段簡單快樂的時光,享受當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色時,那種“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心境。
⑤行走的人們,關閉了手機,遠離了微信,不經意間就會發現自然的美麗風景:亂石間生長出的一棵樹,天上飛過的鳥群,順道而流的小溪……( )身處大都市,行走也會讓你發現,春天,街心公園還是鳥語花香;秋天,梧桐樹照例被秋風染成一片金黃。從某種意義上說,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態,體驗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發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⑥行走有利于促進思考,邂逅創造的靈感。
⑦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是在行走游說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漢代的司馬遷,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寫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雅典呂布昂學園從事哲學研究的時候,喜歡一邊行走一邊與學生談話,因此而擁有“漫步者”的雅號;18世紀德國康德總是沿著同一條路行走思考,后人便將此命名為“哲學家之路”;梭羅把他以“行走”為主題的哲學隨筆,命名為《散步》�?梢�,無論中外,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多是行走的熱愛者。影響世界的不多創新思想,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走出來的。
⑧行走的意義非同尋常,應該成為人生的必修課。年輕的朋友們,請邁開你的雙腿,甩開你的雙臂,開始行走吧!
1. 第②段加點詞“開放”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填入第⑤段口內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只要 B.所以 C.即使 D.如果
3. 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8分)
行走時一項強健體魄的體育活動。
論點:(1)_________ 行走可以放松心情,獲得心靈的自由。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行走已經成為人們認同的生活時尚 B.行走能獲得非金錢可以衡量的益處
C.只有行走才能發現自然的美麗風景 D.影響世界的思想家都是行走出來的
5. 有人認為,第⑦段可以刪去一個外國哲學家的事例,你同意嗎?請闡述理由。(4分)
(2013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文,完成第6-10題(21分)
①著名作家賈平凹說:“會活的人,或者說取得成功的人,其實懂得了兩個字——舍得。”舍得,《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愿意割舍,不吝惜”,實際意思偏向于“舍”。賈平凹的話是在告訴我們:要學會舍。
……
⑥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遠離混濁的官場,回歸田園。他舍去對名利的追求,體現了淡泊名利的品德,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
⑦學會舍,我們能擁有人生的智慧,獲得成功;學會舍,我們能不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就能活得高尚,活得坦蕩。
⑧請記住泰戈爾的名言:“當鳥翼系上了黃金,就再也飛不遠了。”
6. 根據上下文,填入第②段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是 還是 B.既 又 C.不僅 還 D.不是 而是
7. 第⑦段中的“左右”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2分)
8. 概括第③段的具體事例______,這—事例證明的觀點是______。(4分)
9.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論證結構是______。(6分)
10.下面這段文字能與文中哪一段形成對比論證?請具體闡明理由。(6分)
美國開國元勛華盛頓連任兩屆總統后,民眾依然希望他擔任第三屆總統,但為了推動美國的民主進程,無論民眾再怎么擁戴,大公無私的他還是毅然做出了誰也無法更改的決定:不參加第三屆總統競選。他舍棄權利的舉動是美麗的,他轉身離去的背影亦是人間最動人的。
(2012年上海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文,完成第11—15題(22分)
過有“容”的人生
①對于別人的過失,過錯,是選擇斤斤計較還是選擇大度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