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雜念的侵擾
①當代社會,雜念的侵擾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得了解雜念的重要特性——侵入性。
②雜念往往突然闖入大腦,而人們并沒有辦法拒絕,只能抑制不住地把意識放到它身上。雜念會在大腦中久久盤踞。有時,人們好不容易擺脫了它,它卻又會在某個瞬間卷土重來。雜念不斷地破壞我們的專注,打亂我們的節奏,讓人感到精疲力竭。很多時候,人們的精力往往沒有被用于正常工作,而是消耗在應對雜念上了。
③侵擾我們的雜念中,有兩種比較常見,這里姑且稱之為“情緒雜念”和“事實雜念”。情緒雜念,一般是對尚未發生事情的擔心、恐懼等負面情緒;事實雜念,則如工作時突然想起“昨天的球賽誰贏了”“晚上吃什么好”“下周大概要交物業費了”之類。不同類型的雜念,應對策略也不相同。
④應對情緒雜念的侵擾,必須分清情緒和現實。我們所擔憂和恐懼的事情,通常不是事實,而是最壞的可能性被放大十倍之后的結果。絕大多數時候,事情都不會像想象中那么壞、那么難。我們只是被自己的恐懼嚇倒了而已。即使擔心的結果真的出現了,影響也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同時,我們總會比想象中的自己更有能力去克服這些困難。認識到這些后,我們和情緒之間就隔起了一層玻璃——能夠觀察到它,能夠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是它無法干擾到我們。這時,我們完全可以接納負面情緒的存在,讓它安分守己地待在身邊,然后繼續專注地做自己的工作。
⑤至于事實雜念,大腦“有隙可乘”是它成功侵入的必要條件。當我們的注意力沒有被完全占用,開始頻頻走神、思緒飄移時,事實雜念就出現了。所以,拒絕這種雜念侵擾的有效方式是:消除注意力的“空隙”,進入注意力不間斷、專注集中的“心流”狀態,并提升自己進入“心流”狀態的能力。
⑥以我為例,假設我預計要花2個小時寫一篇文章,指望自己在這么長時間里全神貫注是不現實的。這時,我會把這2個小時的工作按文章內容劃分成多個階段,每個階段可能是15~30分鐘,要求自己在每一個階段里面心無旁騖地工作。一個階段做完了,換換腦子,干點別的事情,比如回復信息、整理資料等等,然后再開始下一個階段。
⑦另外,作為文字工作者,我平時會維護一個靈感庫,放入自己感興趣的選題。一旦在工作中感到注意力不飽和、開始分心,我就進入這個靈感庫,找一個選題,做上半個小時,讓自己快速進入狀態。
⑧注意力無隙可尋,事實雜念就無法侵擾我們了。
(根據《五個簡單易行的習慣》改寫)
12.關于雜念的“侵入性”,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雜念會非常突然地出現在人們大腦中。
B.雜念會不受人們意識控制地進入大腦。
C.雜念往往在人們大腦中存在較長時間。
D.雜念讓人因精疲力竭而無法保持專注。
13.關于如何應對“情緒雜念”,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提醒自己不必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擔憂。
B.告訴自己不要把事情往糟糕的方面去想。
C.提高自己應對可能發生的壞結果的能力。
D.坦然接納已經存在于大腦中負面情緒。
14.關于如何應對“事實雜念”,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工作前預估整體的工作量,結合實際來設置階段目標。
B.避免全神貫注的時間過長,確保工作時能集中注意力。
C.遵循勞逸結合的工作原則,在休息時讓大腦充分放松。
D.利用自己積累的有趣選題,在有需要時及時恢復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