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 教學設計
課文分析:
《與朱元思書》這篇課文,篇幅短小,語言優美,所以對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在讓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要想有效地培養這種能力,首先要做到:讀懂文本并能順暢地朗讀以至成誦.對于朗讀的指導,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借助本文掌握常用的文言詞匯。通過理解和分析、熟悉文章每段內容,從而理解全篇。
2.能力目標:朗讀背誦。
(二)、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南朝時,我國文壇上盛行著一種講求辭藻、聲律、對偶的驕體文,這種文體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種形式主義的傾向。但這些驕體文中也不乏優秀作品,《與朱元思書》就是其
中一篇出色的寫景小品交。
二、簡介作者
吳均(469-520),字叔庫,吳興故都(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出身貧寒,好學,有俊才,通史學,善詩文。其詩清新,且多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于寫景,文辭
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稱為“吳均體”。
《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朱元思的書信節選,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三、教學第一段
1.教師范讀后講解:
①風煙:指煙霧。②共色:同樣的顏色。③俱:都。④許:附于數詞之后,表約數,相當于“光景”,“左右”。⑤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
⑤從流飄蕩: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省略了主語。
2.小結: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這部分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述了從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3.朗讀第一段。
四、教學第二段
1.學生齊讀后講解。
①縹碧:青白色;縹,音piao3 。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an。③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結: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這部分以簡練傳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