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學設計
南昌市鐵路二小 向桂辛
一、 復習導入:
1.(出示課件:魯迅像)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是……?
2.關于魯迅先生,你知道些什么?
3.看來,通過前幾課的學習,同學們對魯迅先生已經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今天,讓我們繼續走近魯迅,再來學習一篇與他有關的文章。(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題。)
(設計意圖:以復習的形式導入,即是對前幾課學習的回顧,也是為了再次喚起學生對魯迅這一人物形象的感知,便于展開下文的學習。)
二、 學習課文,指導自學:
1. 請一位同學來讀課前的提示語。(出示課件:課前提示語)
2. 從這段提示語中,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⑴告訴了我們寫作背景。
⑵提出了學習要求。
3. 怎樣去完成這項學習任務呢?是老師教給你們,還是自己思考?對,六年級的同學,完全有能力自學。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力求體現略讀課文的教學方法。)
4. 請看自學提示第一點。(出示課件: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學生自由讀。
5. 誰愿意來讀課文?(相機指導:“有的人”后面雖然沒有標點,但換了行,讀的時候,要有停頓。)
6. 課文讀得真不錯,接下來的自學該做什么?(出示課件:2.默讀課文,結合本組課文和相關資料,細細揣摩,在你讀懂的地方作批注。)
(設計意圖:出示自學提示,是學習方法的指導和總結。)
三、 匯報交流,
1. 接下來,就請大家開始自由匯報你的學習體會。我們可以談一個詞,可以談一句話,可以談整首詩的感受,也可以談詩歌的寫作手法。
2. 根據學生的匯報發言,相機組織教學。
【第一節】
師根據學生發言小結:第一種人活著毫無價值,如同行尸走肉,雖生猶死;第二種人雖然離開我們,但精神永在,雖死猶生。
(出示課件: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變紅)
在這句話中,有兩個“活”字,兩個“死”字,他所包含的情感一樣嗎?
再讀一讀,品一品。
師小結:對!蔑視,贊美,痛恨,懷念。(板書)這在寫法上就叫……?鮮明的對比,來,就把我們的體會融入朗讀,齊讀第一小節。
繼續匯報。
【第二節】
學生自由匯報后,(出示課件:一個“騎”字和一個“俯”字變紅)
對這兩個字你有什么體會?
全班同學再讀這一節。
師啟發:對待人民大眾,第一種人是……魯迅先生則是……
一個“騎”,一個“俯”,我想同學們的心中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感呢?讓我們把兄中的情感化作朗讀。(男女生合作)
(設計意圖:抓住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的對比,還有“騎”與“俯”字的對比,引導學生體會詩意和寫作特點。)
接著往下談。
【第三節】
學生自由談。
讀讀先生的這句話,你一定會有所感悟。(出示課件: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魯迅)
師小結:魯迅先生為了革命。為了他人,甘愿犧牲。
讀懂了詩句,我們會讀得更好。(師生合作讀)
繼續說。
【第四節】
結合資料,談談理解。
預設學生從這四個方面⑴關心兒童⑵關心青年⑶關心女傭⑷幫助車夫談魯迅先生活著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魯迅先生就是這樣,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他所說過的一句話(課件出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齊讀。
就讓我們帶著對魯迅先生深深地敬意齊讀第四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