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節】
魯迅先生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人民,他在遺言中寫道(課件出示: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忘記我,管自己生活。)然而,我們怎能將他忘記�。ㄕn件音樂起)
孩子們不會忘記他。
(課件出示: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已經走出了靈堂,卻還把頭伸進帷幔里面來,紅著眼圈哀求道:“讓我再看一下吧,這是最后的一次了。”)指名讀。
青年們不會忘記他。
(課件出示:一個雜志社的工友來了。他紅著臉在靈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的恭恭敬敬行了三個禮,然后悄悄地走開了。”)指名讀。
年長的人不會忘記他。
(課件出示:兩個老太太埋著頭,閉著眼睛,默默地合掌禱告了一會兒,臉上掛滿淚痕,繼而響起了悲痛的哭聲。”)指名讀。
直到今天,千千萬萬的人民大眾也沒有將他忘記,一起讀。
(課件出示:詩歌的五——七小節)
(設計意圖:教師努力用深情的,富于感染力的語言創設出情境,激發學生對魯迅的敬仰與懷念之情。)
讀得真好。
今天,同學們在自己讀自己想的過程中理解了整首詩歌,并且將自學第三步順利完成了。
(課件出示:3.把自己的理解融入詩歌,再次朗讀,你會讀得很有感情。)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再一次走近了魯迅,相信隨著同學們的不斷成長,你們會對魯迅先生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最后,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朗誦課文,以此,向魯迅先生表達我們最深切的懷念與敬仰!
板書:
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蔑視 痛恨
}對比
贊美 懷念
《有的人》教學設計
南昌三中 曾珊
教學目標
1. 搜集一些關于魯迅的材料,進一步了解魯迅這個人。掌握如何搜集資料并得出自己的觀點。
2. 理解詩歌包含的深刻哲理,體會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學會做一個真正的有價值的人。
3. 初步掌握閱讀現代詩歌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詩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2. 初步掌握閱讀詩歌的方法。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搜集資料,走近魯迅。
以“通過 (方式)走近魯迅,我認識到他是個 的人,因為 �!钡木涫綄懗鰧︳斞傅恼J識。
教師示例一:“通過網絡搜索魯迅名言的方式走近魯迅,我認識到他是個 樂于奉獻 的人,因為他說:‘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 、血。’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褪撬松鎸嵉膶懻�。”
教師示例二:“通過參觀紹興的魯迅紀念館走近魯迅,我認識到他是個勤奮 的人,因為他為了警告自己不能再因為家事上學遲到,在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
總結:搜集資料的途徑:查找書籍(作家自己的作品,別人寫的相關作品),實地調查,訪問,網絡搜索。
同學們從搜集的資料中總結出自己的觀點,用完整的語言對魯迅進行了評價,今天,讓我們走進臧克家寫的詩歌《有的人》,看看他是如何用詩歌的形式來評價魯迅的。這首詩是1949年11月1日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寫的。
同學們平時是怎樣閱讀理解詩歌的?
二、 領悟主旨,走進詩歌。
1. 解讀標題
(1)這個標題跟一般的標題有什么不同?
有一個副標題,解釋說明詩人寫這首詩的原因。
(2)看到這首詩,你認為這首詩會寫什么?
2. 找關鍵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