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的母親》導學案
設計 龍的故鄉
【學習目標】
1、了解文章內容,理清課文結構。
2、學習運用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格特點的寫法。
3、體會母愛的偉大,感受作者對母親無限的懷念與感激之情。
【學習重點】
概括母親的形象,從具體事件中提煉母親的品性、特點。(重點)
【學習難點】
了解“母親”為人處世對作者的影響,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情。(難點)
【學法指導】
朗讀 討論探究 合作交流
【自主預習案】
1、熟讀課文。
2、給加點的字注音。
文縐縐( ) 糜先生( ) 眼翳( ) 佃( )戶
鎖匙( ) 輕�。� )
3、根據文章內容,解釋下列詞語。
文縐縐: 野蠻:
面紅而熱: 管束:
4、標明段落序號,理清文章的結構。
5、勾畫出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
6、認識作者(資料補充)
胡適(1891-1962),原名胡洪馬辛,字適之。筆名有天風、藏暉、鐵兒等。安徽績溪人。幼年在私塾學習,14歲到上海求學,1910年赴美留學,1917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校長,國民黨政府駐美國大使等職務。其代表作有《文學改良芻議》、詩集《嘗試集》、《胡適文存》等。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是舊社會傳統的“母親形象”。她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許多親人相繼死去。為了她唯一的兒子胡適,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掙扎著熬過了23年。她寧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適讀書,她處處為兒子設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資的開明的母親。1918年11月,她歷盡寡居的艱辛,離開了人世。
【課內探究案】
一、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齊背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師問:同學們誦完這首詩你眼中是否已噙滿淚水,你的母親對你怎樣呢?能否把星期天下午你離準備到校時母親的表現給大家說一說。
生答。
師(過渡):是的,每一位母親都是一個無私的人,只是表達愛的方式不同。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母愛的美文---胡適的《我的母親》。
本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見上文)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
(一)了解母親那些事
1、通過初讀課文,你能總結文章寫了母親那些事?
2、請大家分四人小組討論,試給每件事情添加一個小標題�?茨囊唤M的同學最懂作者。
(二)感受母親那些品質
1、請學生說說這些事情分別反映了母親怎樣的品性。請盡量用文中的詞語回答。
2、評一評:請用“母親是一個___的人。因為文中寫道___”的形式組織語言,精當評價母親的形象。
3、胡適對母親的總的評價是什么?
(三)領悟對母親的那份情
1、讓我們再次走近胡適平凡而偉大的母親。請大家有感情地自由選讀課文。
2、課文表達作者對母親怎樣的情感?
(四)品味有關母親那些話
1、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會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
2、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3、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三、結合目標,有效訓練。
(五)寫寫母親對我的影響
1、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讀過了少年時代,受到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边@“極大極深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親影響呢?請回憶一下,并與同學們交流。
胡適自離開母親到上海求學后,一直未與母親見面。胡適在美國留也只是與母親書信往來學,其母便病逝了。胡適是悲痛欲絕,在他的《先母行述》中,他曾這樣寫到:生未能養,病未能侍,畢世勤勞未能絲毫分任,生死永訣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慘痛,何以如此!
2、雖然古語有“至親不謝”的說法,但今天我要對您說……
母愛無私,母愛深沉,母愛廣闊。同學們,我們現在每天都沐浴在母愛的溫情中。此時此刻,你最想對你親愛的母親說寫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言。
【拓展檢測案】
一、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正確的是( )
A.娓娓(wěi) 憧憧(cōng) 唏唏噓噓(xī xī xū xū)
B.女紅(hóng) 女仔(zǎi) 萬籟俱寂(lài)
C.歉疚(jiù) 蒙眬(méng) 輾轉反側(zhǎn)
二、下列各組詞語全部正確的是( )
A.循循善誘 躡手躡腳 莫明其妙
B.淚如泉涌 欽泣吞聲 五彩繽紛
C.娓娓動聽 睡眼惺忪 萬籟俱寂
三、下列有關課文內容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我只知道母親是‘浙江海寧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說明婦女在封建社會沒有地位。
B.到年底,父親“清算”我的功課,如發現問題就用竹板教訓我,這一做法不利于兒童身心的發展,這種教育方法,應該批判。
C.母親看到父親因我不好好讀書而打我時,在一旁說“打得好”可見她完全站在父親一邊,幫助教訓我。
D.我的母親是一位平凡而又勤勞,能干的封建婦女。
四、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
(一)
當我八歲的時候,二弟六歲,還有一個妹妹三歲。三個人的衣服鞋襪,沒有一件不是母親自己做的。她還時常收到外面的女紅來做,所以很忙。記得有一個夏天的深夜,我忽然從睡夢中醒了起來,因為我的床背就緊接著母親的床背,所以從帳里望得見母親獨自一人在燈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親的勞苦,輾轉反側睡不著,很想起來陪陪母親。于是想出一個借口來試試看,便叫聲母親,說太熱睡不著,要起來坐一會兒。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親居然許我起來坐在她的身邊。我眼巴巴地望著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著布鞋——做給我穿的。這時萬籟俱寂,只聽得嘀嗒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著,為著我要穿鞋,累母親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說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著陪陪母親,似乎可以減輕些心里的不安。當時一肚子里充滿著這些心事,卻不敢對母親說出一句�,F在我的母親不在了,她始終不知道她這個小兒子心里有過這樣的一種不敢說出的心理狀態。
1.解釋下列詞語并各造一句。
(1)輾轉反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萬籟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文中的話解釋“居然”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系上文說說“她始終不知道她這個小兒子心里有過這樣的一種不敢說出的心理狀態�!币痪渲小安桓艺f出的心理狀態”是指什么樣的心理狀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聯系全文看:上一段寫“十歲”時的事,這一段寫“八歲”時,要不要倒過來?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四 叔
我四叔是個怪人。小時候他鼻子小,大人叫他“小鼻子”,這下惹火了他,于是他天天用手拉自己的鼻子。特別是在他8歲時遠渡重洋去蘇門答臘亞齊,看見當地的統治者荷蘭人,一個個人高馬大、鼻子挺括,四叔就更使勁拉自己的鼻子,常常拉得通紅通紅,但他依然忍痛不松手。說來也怪,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鼻子果然長得像模像樣了。自然,四叔對此十分得意。
四叔長大以后,靠三叔的推薦進了國華銀行,不到三十歲就當上了國華銀行廈門分行的行長。
在中國銀行工作的同鄉 黃伯權 先生,很賞識四叔的才干,當他受命赴新加坡組建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時,就把四叔帶了去,成了分行頭一批員工。從此一干幾十年。
新中國成立后,新加坡分行成了新中國的銀行。那時閉關鎖國,兼之受到美國封鎖,銀行業務沒有什么大發展。四叔耐不住寂寞,入股參加朋友創辦的錫礦公司。錫礦公司準備開采時,發現山上有土匪盤踞。這樣一來,整個公司馬上就垮了。四叔把幾十年的積蓄賠了個精光,但他連眼珠都不眨一下。有人勸他回銀行,四叔搖搖頭,“好馬不吃回頭草嘛”。他寧愿天天在家臨帖寫字,讀書讀報,瀟灑度日。其實,他內心是一點也不滿瀟灑的,他是“打落門牙和血吞”的硬漢子。
改革開放以后,國門大開。四叔邀我去新加坡探親。我和他重逢時,他已經年過古稀了,身體健朗,鼻子筆挺,讓我眼睛一亮。他一見我就問林彪是怎么死的,讓我猝不及防。他把他收集的海外報刊資料全抖了出來,有多種說法,就是不相信我國政府的正式說法,使他十分生氣。他和我把各種說法加以排比、分析、推理,兩人經過整整三天的詳細探討,最后四叔和我一致認為我國政府的說法最符合事實,最可信。他大大松了一口氣。四叔告訴我,在海外不論中國發生了什么大事小事,總有人疑神疑鬼不相信,編造謠言騙人,使他十分惱火。我從旅居海外半個多世紀的四叔身上,看到他通身耀眼的熱愛祖國的光芒。我以我有這樣的—位雖然加入了新加坡國籍的親人、長輩感到十分自豪。
1.第一自然段里,寫了四叔兩次“拉鼻子”,試分析一下四叔拉鼻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敘寫四叔把多年積蓄賠光后,接著描寫了他的神態、動作、語言,雖著墨不多,卻突出了四叔的性格特征,請據此分析一下四叔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四叔對海外各種謠傳“十分惱火”,而對林彪之死的說法弄明后的“大大松了一口氣”來看,四叔是怎樣一位華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畫線句寫“我”的感想的依據有哪些?正確的幾項是( )
A.四叔小時候就有一顆愛美之心。
B.四叔不愿在外國人面前露丑。
C.四叔不到三十歲就當上國華銀行廈門分行行長。
D.四叔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
E.四叔關心祖國發生的事情。
F.四叔不信謠言,尋求客觀公正的答案。
參考答案
一、C 二、C 三、C
四、(一)1.(1)形容心中有事,翻來覆去不能入睡。(2)形容一點聲音也沒有。造句略 2.出乎我意料之外的。3.我心里暗自想念著,為著我要穿鞋,累母親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說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著陪陪母親,似乎可以減輕些心里的不安。
4.不能倒過來。上幾段主要寫母親對子女的愛和她的才能,這一段雖也寫母親,但主要是寫“我”看到母親深夜勞苦不休時的歉疚和激動之情,意思又進了一層。
(二)1.小時候拉鼻子,是因為大人叫他“小鼻子”,愛美之心驅使他拉;到海外后見荷蘭人高鼻子,為了不在外國人面前露丑,中國人的強烈自尊心驅使著他。
2.幾十年的積蓄賠了個精光,但他連眼珠都不眨一下,突出了四叔堅毅剛強的性格特征;而當別人勸他回銀行做事時的“搖搖頭”的細節描寫以及“好馬不吃回頭草”的比喻,則顯示了四叔在挫折面前一往無前的勇氣和膽識。
3.四叔對那些疑神疑鬼而編造的損害新中國形象的謠言,“十分惱火”,表明了他鮮明的愛國態度,而對事實真相一旦澄清以后,他那一顆為新中國而擔憂的心終于放下而“大松一口氣”。兩種表現,都出于拳拳的愛國之心。
4.B D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