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蘇州園林》導學案
設計: 龍的故鄉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從整體到局部多方面說明事物的方法,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結構美。
2、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從反復誦讀和重點詞句賞析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3、了解我國園林建筑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1、抓住事物特征,由總到分的說明順序。
2、掌握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學習難點】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多樣性。
【自主預習案】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池沼( ) 嶙峋( ) 著眼( ) 琢磨( )
丘hè( ) 軒xiè( ) 相間( ) 對稱( )
2、借助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標本:__________ ④敗筆:________
3、朗讀課文,標記段落序號,了解大概內容,感受文章要點。思考:
①本文的體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主要介紹蘇州園林的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從哪些方面來具體介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課內探究案】
一、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靈。而蘇杭美景之最,還在于園林藝術之美。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處處呈現詩情畫意,充滿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樂。蘇州有四大名園: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和留園,都是園林中的精品極品,處處體現中國江南宅第園林的獨有特點。今天,我們學習葉圣陶先生的《蘇州園林》,看他筆下的蘇州園林呈現出什么樣的特征?
學習目標(見上)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
(一)走近園林
學生聽老師范讀課文后,思考:
1、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征是什么?其總特征表現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以一位游覽者的身份談談蘇州園林哪一點最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欣賞園林
3.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以導游的口吻介紹:
亭臺軒榭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山堆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沼的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注意介紹的條理,注意介紹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詞語。)
4.作者在描繪蘇州園林的美時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哪個詞最能說明蘇州園林的重要地位?“標本”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________
6.說出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作用。
(1)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誰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園林
7.(1)、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說明事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對蘇州園林的感情怎樣?(在此處加入作者簡介:葉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歷任小學、中學、大學教員,當過編輯。從191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1921年,他和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組織了文學研究會,提出“為人生”的主張。短篇小說集有《隔膜》、《火災》等,童話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長篇小說有《倪煥之》等。葉圣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他在語文教學和教材規范化方面也有獨特的貢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結合目標,有效訓練。
8.寫一寫:我們的校園
要求:(1)、抓準特點;(2)、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3)、用3~4種說明方法;(4)、字數:不少于200字。
四、總結梳理、整合提高、內化目標。
《蘇州園林》是一篇富有藝術性的說明文。文章通過介紹蘇州園林景色如畫的特點,再現了它的美麗、精巧,顯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高超水平,贊頌了設計者和匠師們認真嚴肅的勞動態度和杰出的藝術創造能力。語言準確、生動、周密、精煉。
五、達標檢測,反饋矯正,反思目標。
【拓展檢測案】
●課外語段閱讀
①維生素K是維生素家庭中的止血“功臣”,人體缺少它,出血時血就不能凝固。
②維生素K的兩兄弟K1、K2的性格、脾氣有同有異。
③相同的是它們都是中性黃色的化合物,不溶于水,只溶于油脂等有機溶劑,性質十分穩定,不怕酸,也不怕熱,即使在強酸下或在150℃的高溫中也能泰然自若。但是,維生素K卻非常害怕堿和紫外線,一旦和它們相遇,就會被撕得支離破碎。因而,含有豐富維生素K的食物如青菜、豬肝在烹調中切不可放堿,否則,會把維生素K破壞殆盡。
④不同的是,在常溫下維生素K1是液體,維生素K2卻是固體。維生素K1通常存在于植物體內,在各種綠色植物中含量尤為豐富;維生素K2通常存在于動物體內,尤其是動物的肝臟內。
⑤它們化學結構中都有一個名叫α-甲基酸的結構,因此都有止血的本領。但由于其結構有不同之處,因而止血的效力也不同。維生素K1的止血本領要比維生素K2大百分之六十。
⑥維生素K止血的奧妙在哪里呢?
⑦原來人體血液中含有凝血酶元,它能起止血的作用�?墒枪庥心冈遣荒苁寡耗痰�,一旦人體某處組織出血,血小板遭到破壞,就會釋放出凝血活素和鈣離子,這二者與凝血酶元結合在一起,變成了凝血酶。在凝血酶的催化下,血漿中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元就很快變成不溶性纖維蛋白。這樣,出血也就被止住了。而維生素K不僅是凝血酶元的主要組成成分,而且還能促進肝臟制造凝血酶元。所以缺乏維生素K就會缺少凝血酶元,凝血酶的組成便遭到破壞,血液就不能凝固。維生素K止血的奧妙也就在這里。
(節選自王一川《生命科學的奇葩》,有刪改)
1.(4分)請寫出維生素K的四個特點。
(1)____________ ; (2)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 。
2.(3分)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凝血酶元止血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本文用了不少生動的詞語,如“家族”、“功臣”等。請在文段中再找出4個這樣的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嚴密,試從本文第③、④自然段中舉一個例句加以說明。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語段閱讀
動物為何不會迷失方向
于海琴
一家著名的研發定位圖的公司曾做過一項民意調查,想弄清楚有多少人能夠在陌生的地方辨別方向。來自13個國家的1.25萬人參與了答題。結果表明,四分之一的人不借助專門的儀器就無法找到正確的方向;許多人承認,需要利用一些外在的標志來判斷方向;只有7%的人表示,總能找到所需的道路。與此同時,大多數填表人認為,方位辨別能力是一種天生的、少有的能力。事實確實如此嗎?
科學家們早就開始研究人是否具有辨識方向的天賦。古希臘時已有人思考,既然信鴿能夠準確無誤地找到回家的路,人行不行呢?曾發生過許多貓、狗在離開主人幾萬米后又順利找到主人的事;每年候鳥遷徙,飛行路線經年不變;通過給鳥系戴標環的辦法,也發現一些飛禽能一次又一次地順利返回祖先棲息地。這就讓人得出結論,動物有某種類似羅盤或導航儀的“儀器”,能夠幫助它們準確地確定方位。這種“儀器”被稱作“生物羅盤”。
多年來一直折磨著科學家們的問題是這種“生物羅盤”的工作原理。1975年,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人員理查德•貝克莫爾發現一組能夠準確地朝北極方向移動的微生物。動物體內所寄居的這些微生物含有微量的磁鐵成分,隨后在鴿子等許多動物體內都找到了這種成分�?茖W家在人腦的灰色物質中也找到了這種磁鐵成分�?茖W家認定,這種磁鐵就是“生物羅盤”的奧妙所在。
但這一說法未能得到證實,所有研究停留于紙面上。其后的實驗,從技術上復制這一羅盤的嘗試以失敗告終。而且,“動物和人之所以能夠確定方位,是因為磁極的存在”,這種說法本身也引起了研究者們強烈的反對。果真如此的話,鳥類飛到了磁場異常區,絕對會暈頭轉向而且人類靠自身的生物機能就很難確定方位。
工程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博士根納季•什韋佐夫也是對磁場理論“不滿”的人之一。他的研究從一種假設開始,即只有在某個空間內頻繁移動的生物才需要這一空間的定向能力。他說:“如果一個生物生長在一個固定的地點,無需移動,則事實上也就不需要知道方向。只有必須從A點到B點時,才需要‘羅盤’。也就是說,只有在移動時定向系統才需要啟動�!痹诮涍^一系列的試驗和測算后,什韋佐夫發現,當動物移動的時候,它的周圍就會出現某種力場。這種力場是在循環移動與近地空間,即地球重力和晝夜更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這種力會“晃動”動物的身體,仿佛一只無形的手。
現在剩下的主要問題就是搞清動物是如何組織“定位機能”的。為此需要找到動物體內記錄和解讀物理場信息的專門器官。沒費多少周折就找到了,這就是動物的前庭,即那個所謂的“生物羅盤”。無論從角度、精度,還是穩定性來說,它都遠遠高于“磁羅盤”。任何磁場或其他障礙物都不會對它造成任何影響。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數字信息是從前庭器官通過神經——獨特的“導線”進入動物大腦的。什韋佐夫認為,真正的“地圖”就儲存在動物的“灰色物質”里。這種“地圖”實質上就像全球定位儀所使用的定位圖。區別僅僅在于,動物沒有“誤差”或“不準”這種概念,它們的一切都分毫不差。最主要的是,無論暴風雨,還是高壓電線,抑或磁場異常,都不會影響它們的“導航儀”的工作。而且,所有這些帶有“地圖”的“生物儀”會一代代遺傳下去。后代不用學習,天生具備這種能力。
那么,人的方向辨別能力是否也一如動物是天生的?人是否只需開發自身的這種能力就行了?但什韋佐夫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他說:“很遺憾,人先天缺失這一功能,人天生沒有‘生物羅盤’。人的辨向是‘有意識的’,而動物是‘無意識的’�!庇械娜吮鎰e方向的能力強,有的人弱。什韋佐夫解釋說,這很正常,和有的人數學學得好,有的人則學得差一樣。比如有的人天生擅長畫畫,辨別方向的能力也屬于這種天賦。
什韋佐夫認為,人能夠借助外在的一些標記,例如太陽和月亮的位置,石頭或樹上的苔鮮等來判定方向。雖說人和任何一種動物一樣,移動時也會在自身周圍形成力場,“生物羅盤”的各個部件人體內都有,但這套系統對人不起作用。他認為,“這是大自然的設計”。
5.“磁場理論”引起研究者反對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動物是如何組織“定位機能”以確定方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辨別方向方面人和動物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以“動物為何不會迷失方向”為題,但卻從對人“方位辨別能力”問題的調查寫起,又以對這一問題的解答結尾,這是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自主預習案]
1.zhǎo xún zhuó zhuó 壑 榭 jiàn chèn 2.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自出心裁:出自自己心中的構思,比喻與眾不同的創新。 標本:指在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 敗筆:寫字寫得不好的一筆,繪畫中畫得不好的部分。 3.(1)說明文(2)“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從大處來講: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3段)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5段)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6段) 從細處來說:注意角落的圖畫美(7段)注意門窗的圖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協調美(9段)
[課內探究案]
1.整體特征: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文章是先從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再從每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方面來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2.略 3.略 4.A.作比較。①在介紹布局的時候,將蘇州園林內亭臺軒村的布局跟宮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蘇州園林講究“自然之趣”的特點。 ②在介紹花草樹木時說,“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這既是比喻,又是比較,表現了我國傳統的審美觀點和民族的特有風格。 ③在介紹建筑物的色彩時,又與北京的園林相比較,’‘與北京的園林的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杜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 B.舉例子。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覽都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圖畫中”的例子,說明蘇州園林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的特點。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幾條園里的古藤為例,形象地說明了蘇州園林花樹的藝術風采。 C.摹狀貌。例如第5自然段中,對蘇州園林樹木的栽種和修剪著眼在畫意的描摹等。 5.“標本”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這個詞形象地表明它繼承了古代園林藝術傳統,濃縮了中國園林藝術精華,具有典范性。) 6.(1)“據說”是留有余地的說法,很有分寸。(2)“鑒賞”指對藝術品的欣賞和評價,而“欣賞”指對藝術品的領略和玩賞,在句中用“鑒賞”詞最恰當。 (3)“務必”“無論”“總是”強調了圖畫美。 (4)“絕大部分”是從范圍上作出限制。(5)“極少”則從數量上加以限制。 (6)“栽”“蔓延”“補”這幾個動詞恰當而形象地寫出設計者和匠師們的精心布局,化靜為動,化單調為多彩。這個例子體現了本文語言的精練。 7.(1)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園林建筑特點的概括介紹和分類說明互相照應,前后提挈�!皥D畫美”這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作為線索貫穿全篇。
(2熱愛園林建筑藝術,熱愛祖國 8、略。
[拓展檢測案]
1.(1)中性黃色化合物。(2)不溶于水,只溶于油脂等有機溶劑。(3)性質十分穩定(不怕酸,不怕熱)。(4)怕堿和紫外線。 2.凝血酶元與出血時血小板釋放的凝血活素和鈣離子結合變成凝血酶,凝血酶的催化使血漿中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元迅速變成了不溶性纖維蛋白,從而止血。 3.(兩)兄弟、性格、脾氣、泰然自若、撕、怕。 4.例一:“它們……不溶于水,只溶于油脂等有機溶劑�!保ā爸弧弊制鹣拗谱饔�,準確說明了維生素K的性質)例二:“在常溫下維生素K1是液體,維生素K2卻是固體。(”在常溫下”準確表明條件,極為嚴密)。 5.①這一說法未能得到證實,所有研究停留于紙面上。②其后的實驗以失敗告終。③鳥類飛到了磁場異常區,不會暈頭轉向,而人類靠自身的生物機能很難確定方位方向。 6.動物移動時形成力場,定向系統開啟——數字信息進入前庭器官“生物羅盤”——通過神經進入動物大腦,由大腦中的“地圖”(定位圖)來確定方位。 7.①動物天生具備“導航”能力,人先天缺失這一功能。②人的辨向是‘有意識的’,而動物是‘無意識的’。③人辨別方向的能力有強有弱,各不相同。動物則是本能。 8.①易于激發讀者的興趣,引發讀者聯想,并引出對動物辨別方向問題的解說。②既首尾呼應,又突出說明了動物辨別方向方面獨特的機能和獨有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