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5.《再塑生命》導學案
設計:龍的故鄉
【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了解課文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及其品質,學習海倫好學敏思、堅忍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
3、領會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學習重點】
1、領會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學習難點】
揣摩文中重要語句,加深閱讀體驗;
【自主預習案】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搓捻( niǎn ) 繁衍( yǎn ) 遷徙(xǐ ) 覓食( mi ) 慚愧( can ) 譬如(pi )
棲息( qī) 小憩( qì) 遨游(áo ) 花團錦簇( cù) 冥思遐想( xiá )
2、解釋下列詞語。
企盼:盼望。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遷徙:遷移。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形象。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一點不敢疏忽。
3、下列加點的字音、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綻開( zhàn )搓捻( niē ) 疲倦( pí)小心翼翼( jì)
B.慚愧( kuì) 覓食( mì) 繁衍( yǎn)花團錦簇(cù )
C.預兆( zhào) 遷徙(xǐ)企盼( qǐ)落英繽紛(bīn)
D.穿梭(sōu ) 煎熬(áo ) 冥思(míng) 不可名狀(míng)
4.填空
(1)《再塑生命》選自《 》作者是 國女作家
(2)安妮·莎莉文 是再塑生命的人,是她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
【課內探究案】
一、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世界是美麗的。我們能感受陽光的五彩斑斕,樹木的青翠蔥綠,聆聽鳥兒的悅耳鳴叫。然而,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他們的世界里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他們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氣,更不要說出類拔萃。有所成就了。今天,我們要結識一位奇女子。
1.本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見上文)
2.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生于亞拉巴馬州, 一歲半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波士頓柏金斯盲人學校的安妮?莎莉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莎莉文的幫助下,她學會了閱讀、寫作,還學會了說話,并進入大學學習,后以優異成績畢業,成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品有《我的一生》(又譯《我生命的故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3.檢查預習案。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分小組討論,完成下面各板塊的問題)
(一)讀一讀
1.邊讀課文邊思考下面問題:海倫·凱勒在什么時間、怎樣認識了安妮
·莎莉文老師?這位老師對她有什么影響?
見課文1----4段。
(二)議一議
1. 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育我認識具體事物的?
見課文6---13段。
2. 莎莉文老師是如何讓我認識、了解大自然的?
莎莉文老師把我帶到大自然中,運用“我”的觸角、嗅覺,以及學到的詞匯,讓我在頭腦中形成特有的形象。
3. 莎莉文老師又是怎樣逐步引導我認識“愛”的?
莎莉文老師用的是情感體驗法。通過情感體驗和各種不同事物的對比,使海倫從中去感受。
(三)談一談
1. 你認為莎莉文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莎莉文老師愛海倫,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時機,開啟海倫的思維、智慧和情感�?梢哉f,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家。
(四)品一品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在霧中神情緊張地駕駛著一條大船,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向對岸駛去,心兒怦怦直跳,唯恐發生意外�!�
【十分形象的展示了墜入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倫的心靈歷程�!�
(2)“我又獲得了一種新的知識——大自然有時也會向她的兒女開戰,在她那溫柔美麗的外表下面還藏著利爪哩!”
【與自然的相處中,感受自然嚴厲暴躁的一面,以“利爪”形象說出�!�
(3)“愛有點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薄澳忝坏皆撇�,但你能感覺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經過一天酷熱日曬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會是多么高興呀!愛也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覺到她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將抽象的“愛”用生動優美的語言形象地演繹出來,使抽象的道理說的具體形象,深刻的內涵又與孩子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
三、結合目標,有效訓練。
海倫·凱勒是世界有名的殘疾成功人士,請聯系閱讀體驗,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卓絕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跡,并說說你準備向他們學習什么。
【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完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貝多芬雙耳失聰奏出——《命運交響曲》;阿炳雙目失明創作——《二泉映月》;史鐵生身殘志堅寫出——《我與地壇》;張海迪……】
【拓展檢測案】
一、課內語段閱讀。
閱讀課文“一陣沉寂之后……還隱藏著利爪哩!”,完成下面的練習。
【是夸張。因為第一句只是效果上的夸大,“似乎”也只是對狀態的描摹】
2、選段中哪句話可以作為本段的中心句?
【最后一句】
3、有人說:這次驚險的經歷是莎莉文老師有意的安排,你認為呢?說明理由。
【言之有理即可】
4、這一次的經歷,使作者學到了什么?
【體驗到大自然嚴厲、暴躁的一面, 讓作者獲得對大自然全面、深刻的體驗】
二、課外語段閱讀。 禮物
在小鎮最陰濕寒冷的街角,住著約翰和妻子珍妮。約翰在鐵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維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務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點雜活,以補貼家用。生活是清貧的,但他們是相愛的一對。
冬天的一個傍晚,小兩口正在吃晚飯,突然響起了敲門聲。珍妮打開門,門外站著一個凍僵了似的老頭,手里提著一個菜籃�!胺蛉�,我今天剛搬到這里,就住在對街。您需要一些菜嗎?”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綴著補丁的圍裙上,神情有些a、(黯然)了�!耙�,”珍妮微笑著遞過幾個便士,“胡蘿卜很新鮮呢�!崩先藴啙岬穆曇衾镉钟辛藥追旨樱骸爸x謝您了�!�
關上門,珍妮輕輕地對丈夫說:“當年我爸爸也是這樣掙錢養家的�!�
第二天,小鎮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時候,珍妮提著一罐熱湯,踏過厚厚的積雪,敲開了對街的房門。
兩家很快結成了好鄰居。每天傍晚,當約翰家的木門響起賣菜老人篤篤的敲門聲時,珍妮就會捧著一碗熱湯從廚房里迎出來。
圣誕節快來時,珍妮與約翰商量著從開支中省出一部分來給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單薄了,這么大的年紀每天出去挨凍,怎么受得了�!奔s翰點頭默許了。
珍妮終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趕成了。鋪著厚厚的棉絮,針腳密密的。平安夜那天,珍妮還特意從花店帶回一枝處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紙袋里,趁著老人出門購菜,放到了他家門口。A
兩小時后,約翰家的木門響起了熟悉的篤篤聲,珍妮一邊說著圣誕快樂一邊快樂地打開門,然而,這回老人卻沒有提著菜籃子。
“嗨,珍妮,”老人興奮地微微搖晃著身子,“圣誕快樂!平時總是受你們的幫助,今天我終于可以送你們禮物了,”說著老人從身后拿出一個大紙袋,“不知哪個好心人送在我家門口的,是很不錯的棉衣呢。我這把老骨頭凍慣了,送給約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著。還有,”老人略帶羞澀地把一枝玫瑰遞到珍妮面前,“這個給你。也是插在這紙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樣�!盉
C
1、“禮物”在文中是指珍妮圣誕節前為老人做的一件棉衣和送的一枝玫瑰這樣的東西。圍繞這一“禮物”,文章講述了一個約翰(珍妮)一家與賣菜老人之間相互關愛的故事。
2、第1段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自然環境。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有:(a)點明故事發生的自然環境,渲染文章氣氛,(b)為下文寫約翰一家對老人的關愛作鋪墊。
3、“嬌艷的玫瑰上,一閃一閃的,是晶瑩的水滴�!边@句話是從文中抽取出來的,它應歸于A-C處的哪一處?為什么?(答案是C俺知道)
因為用這句話作為全文的結尾,以“驕艷的玫瑰”喻指人物內心那種純真的愛心,既給人以美感,又點明了文章的主旨,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4、品析文中a、b、c三處加括號的詞語,回答下面問題。
①a處老人的神情有些“黯然”,這是因為他看到珍妮圍裙上的補丁而想到了她的清貧,對她是否會買菜感到茫然,而b處老人又很“興奮”,這是因為老人意外地收到禮物而驚喜,能為別人送禮物而高興。
②c處老人之所以“略帶羞澀”,是因為老人覺得自己向一位女士送玫瑰表示愛心而很不好意思。
5、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闭埬憬Y合本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可以這么理解吧:你幫了別人,做了好事,或是成全了別人,就等于送了別人玫瑰一樣會讓別人高興,而你自己心里也會因為做了好事而覺得高興,那樣你能夠感受得到一種甜蜜,一種玫瑰的芳香在手上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