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蒲柳人家》導學案
設計:龍的故鄉
學習目標
1、理解、積累“隱匿、榮膺、一氣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等詞語。
2、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
3、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土文學創作。
4、了解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岸上農村的世態人情與精神風貌。
學習重點
1.誦讀,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
2.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
學習難點
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自主預習案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搟( ) 剜( ) 腌贊 ( ) 到氣( )
唿( )哨 咯( )吧 呱( )呱墜地
2、解釋下列詞語。
榮膺(yīng):
隱匿(nì)
一氣呵成:
如坐針氈(zhān):
影影綽綽(chuò):
望眼欲穿:
3、課文初探:同學們:只有用心讀書,勤于思考,才能真正讀懂一篇文章,請看下面的內容,你讀懂了嗎?默讀課文文,完成以下任務:
①文章主要寫了幾個人?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②文章是通過哪些情節塑造人物形象的?找出來并用小標題的形式加以概括。
③你最喜歡的是哪個情節?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
④用恰當的詞語簡單概括人物形象特點。
課內探究案
一、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的鄉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
(一)析人物
1、讀一讀。
2、想一想。
(1)小說通過充滿稚氣、機靈頑皮的何滿子的眼睛,勾勒了京東北運河邊上農民的性格命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課文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那么,他們兩人鮮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請畫出有關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二)品語言。
1、尋美句。
再次走進文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找出三至五個你喜歡的句子。品味這些句子的特色。先獨立思考,然后與你的組員交流,分享發現的快樂。
提示:交流的時候,按照下面語言特色進行歸類。
1、采用活靈活現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土氣息的語言。 例句展示:(1)天熱的句子:
(2)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的句子:
2、妙用純鄉土味的比喻凸顯人物。
例句展示:(1)一丈青大娘的潑辣:
(2)何滿子的頑劣:
(3)老秀才的嚴肅:
(4)何大學問的胡茬:
3、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壓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奏感。
例句展示:(1)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
(2)何大學問的外號及外貌:
2、賞妙筆。
用句式說話:我喜歡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悟風格
1、讀一讀。
學生感情誦讀,體會小說濃郁的鄉土氣息。
2、議一議。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土文學的代表作。那么,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現在哪些方面?
(三)結合目標,有效訓練。
1、寫一寫。
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是我國古典小說常見的表現手法。請你運用這種手法,描繪生活中一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力求傳神,有文采。
2、亮一亮。
亮出自己的仿寫成果,共同提高。
拓展檢測案
一、課內語段閱讀。
何滿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動起手來,別看五六十歲了,三五個大小伙子不夠她打一鍋的。
她家坐落在北運河岸上,門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門口路過,也正是歇晌時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籬笆外的傘柳陰下放鴨子,一見幾個纖夫赤身露體,只系著一條圍腰,褲子卷起來盤在頭上,便斷喝一聲:“站��!”這幾個纖夫頭頂著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頂水又逆風,還沒有歇腳打尖,個頂個窩著一肚子餓火。一丈青大娘的這一聲斷喝,他們只當耳旁風。一丈青大娘見他們頭也不抬,理也不理,氣更大了,又吆喝了一聲:“都給我穿上褲子!”有個年輕不知好歹的纖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沒好氣地說:“一大把歲數兒,什么沒見過;不愛看合上眼,掉過臉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來,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兩只叮叮當當響的黃銅鐲子,一陣風沖下河坡,阻擋在這幾個纖夫的面前,手戳著他們的鼻子說:“不能叫你們腌臢了我們大姑娘小媳婦的眼睛!”那個不知好歹的年輕纖夫,是個生楞兒,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說:“好狗不擋道!”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篷,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捯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幾個纖夫見他們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聽咯吧一聲,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茶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饒,站在河邊大罵不住聲,還不許那幾個纖夫爬上岸來;大帆船失去了纖力,掌舵的綻裂了虎口,也駕馭不住,在河上轉開了磨。最后,還是船老板請出了擺渡船的柳罐斗,釘掌鋪的吉老秤,老木匠鄭端午,開小店的花鞋杜四,說和了兩三個時辰,一丈青大娘才算開恩放行。
1.用一句話概括選文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體會分析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句的妙處。
(1)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篷,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捯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選文中與“她也能打架,動起手來,別看五六十歲了,三五個大小伙子不夠她打一鍋的”相對應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話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還在哪部作品中讀到與主人公類似的人物形象,試分析她們性格的共同之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語段閱讀。
多吃了幾斤鹽
劉紹棠
從1949年發表第一篇習作到現在,我的創作生涯整整齊齊40年了。雖然整整齊齊,卻不是滿滿當當。40年中有22年“不務正業”,一半以上時間蟄居田園,在家鄉茍全性命。如果不是熬到1979年的出頭之日,到死不過在北運河邊修地球,也就沒有我這10年的30本書了。
建國4O年的酸、甜、苦、辣,在我的作品中留下不可磨滅的深刻痕跡。因此,我對蛀蝕黨和國家肌體的各種腐敗現象深惡痛絕,慷慨陳辭。但是,我也不愿看到社會發生動亂。我的大好青春,在種種動蕩中虛耗一空,損失不可挽回,缺憾難以彌補�,F在我五十有三,重病之后雖然“活”著,卻已算不得‘很在”。余年無多,尚有可為;不想揮時如土,“亂扔”歲月。
我不敢教訓別人,但是教訓我的兒女毫不嘴怯,雖然他們中間有洋牌博士和國產碩士,我開口頭一句十有八九是:“你們懂什么?”
是的,他們不但沒有吃過我那么多鹽,也沒有受過我那么多罪,更沒有見過我曾親歷目睹的那么多真、善、美和假、惡。丑。對于脫離實際空談,我的鄉親們一言以蔽之:“沒有一句過日子的話�!蔽页D么宸蛞袄系倪@句大實話告誡我的兒女,說話辦事一定要腳踏實地。
我的女兒、女婿帶著他們的孩子到美國的大學工作和念學位,臨走問我有何吩咐。我只說了三句話:“把書念好,不參加那邊非學術性活動,到時候回國�!彼麄冊诿绹∩狭嘶▓@樓房,買上了自備汽車,吃穿都很豐富,但是在來信中卻說他們只不過是人家的廉價智力勞工,不具有在國內的價值和社會地位。我給他們回信,說“梁園雖好,終非久留之地,此之謂也�!�
大洋彼岸,數萬里外,兒大不由爺;我這個寸步難行的老子,更無法遙控。然而,他們每次來信,滿篇都是想念父母和祖國的話,表示拿到博士學位以后,一天也不耽擱,馬上啟程回國,只是我對那八歲的小外孫女,在美國的幼兒園里住得有點樂不思蜀。
我對小外孫女十分放心,深信不疑。因為,她臨行前向我告別時說’“姥爺想我就打電話,我馬上坐飛機回來�!庇终f“‘等我回來就長大了,天天攙著姥爺走路�!�
1.幽默是智慧的體現,是豁達情操的反映,清簡答以“多吃廠幾斤鹽”為題的幽默所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語言表達上文章以書面語為主,輔之以淺顯通俗的______________,并與之相應生輝;全文以現代語行文,又將一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穿插其中,使文章語言異彩紛呈。
3.細讀文章,品析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
①如果不是熬到1979年的出頭之日。
A.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出頭之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到死不過在北運河邊修地球。
到死不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年中有22年“不務正業”。
不務正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們只不過是人家的廉價智力勞工。
A.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廉價智力勞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大方之家的手筆,在文章中信手拈用了大量的成語,請你寫出兩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還仿造了大量新詞,令人耳目一新。如“揮時如土”是仿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再如“亂扔歲月”也屬新詞語,把“歲月”這一_________之物,當作有形來寫,產生了強烈的立體語感效果。
5.文中寫小外孫女在美國幼兒園玩得樂不思蜀,是用的_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樂不思蜀”在文中的含義是:
6.對文中祖孫三代人愛國主義感情分析有誤的是( )
A.作者的這種感情是通過自己親身的感受來體現的。
B.作者的這種感情是通過對兒女的要求與期待體現的。
C.孫兒的這種感情是體現在幼扶老,孝敬長輩上。
D.兒女的這種感情體現在對社會價值和地位的追求上。
7.下面是對文章的綜合分析理解,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
A.其中引用鄉親們“沒有一句過日子的話”表明了現在一些人不懂得生活,不會過日子。
B.文中引用小外孫女的話,符合兒童的身份,顯示了兒童天真活潑而又幼稚的性格特點。
C.作者以親身經歷說明了安定團結的重要,告誡人們一定要腳踏實地,切忌空談。
D.“把書念好……到時候回國”這段話,看似平淡無奇,實是語淺而意深,言近而旨遠。
答案
自主預習:
1、搟(gǎn) 剜(wān) 腌贊(āzā) 到氣(dáo)
唿(hū) 哨 咯(kā) 呱(gū)呱墜地
2、榮膺(yīng):光榮地獲得。膺:承受,承當。
隱匿(nì)隱藏、躲起來。
一氣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②比喻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
如坐針氈(zhān):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
影影綽綽(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課內探究案:
析人物:
2、(1)作者以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音容笑貌、喜怒悲樂。奶奶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因為年輕纖夫的無理,她大打出手,趕得纖夫紛紛落水。她那剛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濟的性格,透出了莊稼人的凜然正氣。這種女中豪杰的形象,與《水滸》中著名女將一丈青扈三娘頗為神似。爺爺何大學問的外號帶有戲謔的性質。他貌似關公,脾氣性格也像關老爺一樣,俠肝義膽,仗義輕松,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為朋友兩肋插刀。同時善于講故事,想象力豐富,編起故事來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因此得了“何大學問”的外號。而為了和這一外號相稱,他還真穿起了長衫,說話也咬文嚼字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2)奶奶:“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奶奶的怒氣和力氣,潑辣無比的性格躍然紙上)“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爺爺:“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他這個人,不知道錢是好的,伙友們有誰家揭不開鍋,沿路上遇見老、弱、病、殘,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給多少,也不點數兒;所以出一趟口外掙來的腳錢。到不了家就花個精光�!�
品語言:
教師提示:小說的語言運用非常有特色。在敘述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靈活現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昂螡M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奏感。如:“何滿子的爺爺,官諱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號,北運河兩岸,占北口內外,在賣力氣走江湖的人們中間,那可真是叫得山響�!本渲小肮僦M”是書面語,“叫得山響”是民間口語,二者結合給小說增添了幽默詼諧色彩。
悟風格:
1、教師提示:小說《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現了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村的人情世態、生活風習。確如一幅風俗畫,情致纏綿。如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大紅肚兜、長命鎖;洗三百家衣,何大學問的走西口等都別具魅力,歷歷如繪。
2、小說的民族氣派和民族作風,主要體現在:
首先,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美德。這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手法。小說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筆墨正是典型的占典傳統的繼承。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說的結構得《水滸》神韻,即前幾節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人物串聯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手法。
總之。小說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拓展檢測案:
課內閱讀:9.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
10.(1)口語化的表述中加入書面語,詼諧幽默。
(2)這段話中的動詞用得非常生動傳神,“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氣和力氣,纖夫“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栽倒”“氣”“呻吟”,則寫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這一巴掌的威力,讀來令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11.從“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到“紛紛落水”�! ∫徽汕啻竽锱蚶w夫,纖夫毫無招架之力
12.如《水滸傳》中的扈三娘、孫二良、顧大嫂。共同點:潑辣能干厲害,有正義感
課外閱讀:
6.帶有濃郁的自嘲,暗示了作者閱歷的豐富。
7.口語。
8.①A透露出作者忍辱負重的痛苦B寫出了作者渴望光明的情感
②以此假想,控訴了極左路線對人才的扼殺。
③指因受迫害使事業荒廢,是一種解嘲式的幽默。
④A指美國社會B說明中國留學人員在美國社會地位的低下。
9.深惡痛絕、一言以蔽之、揮金如土、無形的、無法亂扔。
10.三國時劉禪指樂而忘返。
11.D
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