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嶈憲闃呰 | 绐楄竟鐨勫皬璞嗚眴鍦ㄧ嚎闃呰 | 銆婂彶璁般€嬪湪绾块槄璇讳笌缈昏瘧 | 鑰佷汉涓庢捣鍦ㄧ嚎闃呰 | 涓€冩暎鏂囬槄璇婚闆嗕笅杞� | 涓€冭鏂囪瘯鍗蜂笅杞� |
銆婃湞鑺卞鎷俱€嬪湪绾块槄璇� | 娴峰簳涓や竾閲屽湪绾块槄璇� |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湪绾块槄璇� | 鏈辫嚜娓呮暎鏂囬泦 | 2024涓€冧富棰橀槄璇�41鍒� | 涓€冭鏂囧垎绫绘眹缂栦笅杞� |
小蝌蚪找媽媽:
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六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3.了解課文內容,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興趣,倡導學生養成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德育目標: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興趣,倡導學生養成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具準備: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激發興趣
同學們,老師想請大家猜謎語,謎面是:大腦袋,圓肚子、細尾巴、黑身子。變變變…長出四條腿,丟了細尾巴。吃飽了,呱呱呱抓害蟲,頂呱呱。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1、自由讀課文,請你標畫出文中的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引導學生認讀。
3、聽故事錄音,邊聽邊標畫出自然段序號。
4、自由朗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們?
三、再讀課文,了解蝌蚪變為青蛙的過程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小蝌蚪什么樣子?(2)“快活的游來游去”是什么樣子呢?請你想一想,做這個動作。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讀這自然段,這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了什么?(2)分組進行討論。(3)畫出小蝌蚪和鯉魚的對話,想象他們談話時的語氣,試著讀一度。再分角色進行表演。(4)學生練讀,表演。(5)匯報后評價。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長后腿
3、仿照以上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四、五自然段。
(1)小蝌蚪有向誰指教呢?
板書:烏龜青蛙
(2)自選學習內容
思考: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把有關句子畫出來?
4、學生自學后匯報。
5、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小蝌蚪找到烏龜,烏龜告訴它。它的媽媽頭頂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2)小蝌蚪看見大青蛙,找到了媽媽。
6、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青蛙的變化過程。
7、用自己的話說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8、分角色朗讀課文。
9、戴頭飾表演。畫出小蝌蚪和鯉魚的對話,想象他們談話時的語氣,試著讀一度。再分角色進行表演。學生練讀,表演。
10、教師小結:小蝌蚪為了尋找媽媽。不斷的探索,靠著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不斷的去發現,不斷的去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仿照以上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四、五自然段。
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把有關句子畫出來?
學生自學后匯報。
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青蛙的變化過程。
分角色朗讀課文。
戴頭飾表演。
猜謎語,激發興趣
出示生字卡片
放錄音
四、布置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長聽;學生猜謎語。
自由讀課文,請你標畫出文中的生字。
聽故事錄音,邊聽邊標畫出自然段序號。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長后腿
板書:烏龜青蛙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一)出示詞語自由認讀,忘記了可請教同學。
(二)指名讀詞并給帶點的字交個朋友組成新詞語。
二、教授新課:
(一)學習生字“有”;教寫“有”,讀準音。
(3)觀察“有”在田字格的位置。
(4)老師范寫。
(5)學習書空練習,并在書上描紅。
(6)總結學習方法:讀—看—描
(二)用同樣的方法學寫“在”“什”“么”“變”“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