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由于蘇通大橋建成通車,將為地方的經濟文化騰飛帶來巨大的機遇。
4.《人民日報》5月6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6日抵達東京,開始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展開為期5天的“暖春之旅”,以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
你對消息中的“暖春之旅”一詞如何理解?(2分)
5.名句和文化常識填空。(10分,每空1分)
(1)知者樂水, ( �。ā墩撜Z》)
(2)受任于敗軍之際, ( �。�。(諸葛亮《出師表》)
(3)國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詩句中的“國”指當時的國都 ( �。�。
(4)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表現“陋室”環境清幽的句子是: ( �。�, ( �。�。
(5)古詩中有很多寫到傳統節日的佳句,請寫出其中的一聯: ( �。�, ( �。�。
(6)大海的浩瀚無邊,曾經引起我國古代文人的無限情思,留下無數優美的詩句。請寫出你最欣賞的一聯有關大海的名句: ( �。�, ( �。�。
6.文學名著閱讀。(4分)
(1)下面對文學名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孤獨勇士絕望島遇‘星期五’”的情節出自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游記》。
B.《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在孩提時代被迫退學后,到餐館當童工,經常被廚子頭毒打,從此歷經了生活的種種磨難。
C.《朝花夕拾》中的《無�!芳戎S刺了庸醫,也批評了封建主義的孝道,提出了一種嶄新的人道主義觀念。
D.《駱駝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在經歷買車的三起三落之后,從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棄變得老實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
(2)武松是《水滸傳》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請寫出小說中有關他的兩個故事名稱。(2分) ( �。�、 ( �。�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7—8題(11分)
《新華日報》5月16日發表的《總有一種聲音讓我們感動》一文寫道:“在汶川抗震救災前沿和后方,在千萬名普通救災者和受難者中間,新華社記者記錄下了一個個普通的人和他們在危難之時發出的聲音,并從中感受到一種既平凡又偉大的力量�!�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工作人員李亦綱說:“哪怕早到一分一秒,都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損失�!�
地震災區甘肅文縣元茨頭村村委會主任楊德明說:“我們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
92歲的某軍區干休所退休干部范永貴說:“我還能盡一點兒微薄之力�!�
7. 為了清楚地了解災情,更好地援助災區,新鹽中學初三(5)班學生接通了材料中的楊德明主任的電話,讓你與他連線,你會對他怎么說?(3分)
8. 該班學生紛紛行動起來,自發組織了以“災區,讓我們感動”為主題的活動。(8分)
(1)讀了上述材料,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認為這些“聲音”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精神。請你從這些“聲音”中找出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共同精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