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鎮江市 2015年中考語文試卷參考答案及解析
1.xī 膩 yào予(答對一個或兩個得1分,答對三個及以上得2分)【解析】此題考查漢字的讀音與書寫。能根據注音寫出相應的漢字,并給常見的漢字注音即可】。
2.(1)留取丹心照汗青 (2)化作春泥更護花(3)卻話巴山夜雨時(4)江春入舊年(5)怒而飛(6)小人喻于利(7)安得廣廈千萬間(8)射天狼(每句1分,有錯該句不得分)【解析】此題考查古詩文名句的識記和默寫。解答時,要注意上下句之間的關聯,不要寫錯別字。
3.(1)D(2)紅孩兒(1分)(3)①原因:晁天王聽說曾頭市的史文恭和曾家五虎發誓與山寨勢不兩立,并要捉盡山寨頭領,心中大怒。(1分,意思對即可)目的:捉拿史文恭及曾家五虎。(1分,意思對即可)②晁天王臉中毒箭。(1分,答出“中箭”即可)【解析】(1)此題涉及的作品有《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駱駝樣子》與《朝花夕拾》。D陳蓮河先生開的藥引最平常的是“蟋蚌一對”,蘆根和“經霜三年的甘蔗”,他就從來沒有用過。(2)此題涉及的作品是《西游記》,圣嬰大王即紅孩兒。(3)此題涉及的作品是《水滸傳》,相關情節是第五十九回“公孫勝芒碭山降魔,晁天王曾頭市中箭”。要對情節比較熟悉。
4.(1) “否”或“能否”(2)“水霧”“的方法”“辦法” “的措施”等詞語(3)“加強” “加長”“延長”等詞語(4)“人力物力投入比較大”“風大之時效果差,(或“風大之時效果差”“人力物力投入比較大”)(改對處得1分,滿3分為止)【解析】此題考查病句的識別與修改。第①句不合邏輯�!澳芊瘛迸c“成功的關鍵”;盾;第②句成分殘缺,“采取”后面應有賓語;第③句“加強”和“時間”搭配不當,可改為“加長”或“延長”;第④句語序不當,“而且”有遞進意味,“人力物力投入比較大”意思更探一層。
5.(1)“詞匯貧乏”或“詞不達意”;“書寫能力低”“或提筆忘字”。(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2)“缺乏經典閱讀”或“閱讀積累不夠”;“電子產品的沖擊”或 “動手寫的少”。 (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3/)喚醒和激發民眾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如答成“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對漢字傳承的擔憂”“對漢字關注的情感”或“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等亦可,如答“焐熱冰封漢宇”或“鼓勵國人多讀典范書籍”得1分)【解析】(1)此題考查信息的提煉。其需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相關信息概括。(2)此題考查對材料內容韻解析。只需對材料二和材辯三中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提煉。(3)此題考查對材料內容的理解。綜合三則材料,由現象到本質,揣摩舉辦方的用意。
6.溪上或船上(1分)柏林寺(1分)【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蓮摹跋稀� “柏林寺”等關鍵詞中得到啟發進行作答。
7.一是雨后,青山加洗,蒼翠欲滴;二是白云映襯,更顯蒼翠。(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意的理解�!扒嗌届V后云猶在”一句中的“霽”字表明雨后初晴,所以“青山如洗”,“云猶在”寫出雨后天空中飄著白云,與青山相互映襯,顯得更加蒼翠。
8.“驚喜”或者“驚奇與愉悅”。(答對“喜愛”“贊美”“熱愛”等情感,而無“驚”或意外”之意,得1分)【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把握。從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和詩人的行蹤可以看出“望者”內心的愉悅,“雨后初霽”可謂“驚喜”。
9.(1)“顯示”或“表明”(2)買 (3)偶爾(4)“這”或“這種人”“這人”(一個1分)【解析】此題考查文言詞語的解釋。涉及的同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解答時要聯系上下文.根據語境作出判斷。
10.(1)升降官吏,評論人物,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府中而異(不同)。(2分)(2)小偷哭著離開,改掉偷盜的毛病變好的人很多。(2分)【解析】此題考查句子的翻譯。解答時要聯系上下文,重視句式的選擇、特殊用法和句中關鍵詞的意思。(1)關鍵詞“陟罰臧否”“異同”。(2))關鍵詞“去”“者”。
11.重視感化教育;教以謀生之法;斷其做賊后路,致其終生無法偷盜。(共三點,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時即可)【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解答時,先從文中找出知縣改造小偷的方法,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表述。
12.賞罰得當(1分,賞罰分明.有獎有罰,賞罰公平等意思都對)偏私(1分)【解析】此題為比較閱讀。甲文是諸葛亮對君主劉禪的勸諫,要他做到賞罰公平,同時委婉地道出他對后宮“偏私”的錯誤行為;乙文中'寫到了知縣對孝順仁慈有節操講道德的人進行表彰宣揚,對小偷進行一定的懲罰,做到了有獎有罰。
【附譯文】
陸知縣空閑時.(常常)帶豐書和一差役,一村一村結合時事講解鄉規民約,百姓都很喜歡聽,(他講的)通俗易懂、理由充分,容易(讓人)遵從,沒有阻礙和難以做到的。(陸知縣)遇到孝順仁慈有節操講道德的人,立即表彰宣揚,并且為了他感嘆贊賞說“我比不上啊�!狈彩亲サ叫⊥�,就(會對他)說:”你也是有人必的人啊,何至于做這種事7”小偷回答:“小人(這是)被貧窮逼迫罷了�!标懼h說:“這不難(解決)獲得利益最豐厚的事,沒有什幺比得上紡棉織布,.而且人人能做這事�!彪S即命令仆人買一斤多棉花在公堂的右側,把紡棉的方法教給小偷。又說:“學會了,就放了你,學不會,就是你懶惰,加倍懲處�!毙⊥迪M芸毂会尫�,沒有不專心學習的,幾天時間,就學會紡棉了。陸知縣說:“這本錢只不過幾百錢,現在幾天之內,已經賺取了許多,除去你的伙食錢外,還剩余幾百錢,你回家就從事這個職業。如是再-犯,是不會饒恕你的�!毙⊥悼拗x開,(像這樣)改掉偷盜的毛病變好的人很多。偶爾又犯的,就先打他(一頓),然后再教導他,并罰他在公堂上紡一個月棉花。屢教不改的,就說:“這種人不能改變了�!保ㄈ缓螅�,派兩個差役用胳膊夾住他,急速走上一千多步,用熱醋(從他口中)灌入,當一碗醋喝到一半的時候,讓一人突然拍他的背部,(小偷)就會咳嗽不止,一輩子治不好,再也不能做小偷民.(只好)仍舊紡棉,一直到死。
13.標語口號應提醒幸柵(或“我們的口號標語也應該與時俱進,多一點感情和溫度,多一點幸福的提醒”,意思時即可)【解析】此題考查對議論文中心論點的提煉。論點即作者的觀點、態度和主張。文章的標題即本文作者的主要觀點。
14.文明的提升過程,中,部分人積習難改,需要督促;(1分,意思對即可) 自古以來的傳統沿襲:從不提醒幸福。(1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結合文章第②段和第⑤段的相關內容進行概括。
15.運用舉例論證,(1分論證了“標語口號應廬用善意的語言引人向善,并充滿人文關懷”的觀點。(1分,如答“論證了標語口號應提醒幸�!辈坏梅�) 【解析】此題考查對議論文論證方法的運用�!懊绹硧D產醫院正廳的標語”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機構募捐宣傳語”是兩個具體的實例與“冷冰冰”的標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論證了標語口號應該用善意的語言引人向善,并充滿人文關懷”的觀點。與文章的中心淪點相照應。
16.“嚴禁酒后駕車”是一種強硬的命令,給人冷冰冰的感覺.(1分,意思時即可)而“一杯醉駕酒,多少離別愁”從形式看.運用對偶,句式整齊,既美觀醒目,叉朗朗上口(或“容易記憶”);(2分,應涉及“觀”與“讀”或“記憶”兩個點,每點1分)從內容看,含蓄委婉提醒醉酒駕車,后果嚴重.讓人容易接受。(1分,意思對即可)【解析】此題考查運用文章觀點解析生括現象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文章的觀點“標語口號應提醒幸�!�,從語氣和修辭等角度進行分析。
17.“驚訝” “不安”(1分,只要答對其中一種即可)“痛苦”“悲哀”(1分.只要答時其中一種即可)”憤怒” “無奈或歉疚”(1分,必須要答出“憤怒”方可得分)【解析】此題考查梳理作者的情感變化。解答時要聯系全文,根據文意,結合題干的提示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罢б姲谆ɑǖ暮哟�,心里“驚訝”“在豐水期見到干涸的河床讓人不安”,“乍見”就是“開始”,此時作者的感情是“驚訝”和“不安”;“對大自然來說,河沒了,比人丟了錢更痛苦”“河床的悲哀是一個母親的悲哀”,前者是借大自然之口說出的,后者是借河床說出的,這一階段的感情是“痛苦”和“悲哀”;最后作者說“當我看到一條又一條干涸的河床時,我相信了,并為自己作為人類的一分子而感教疚”,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憤怒”和“歉疚”之情。
18.承七啟下;(1分,答“過渡”亦可)既具體概括了境內河床干涸現象的嚴重,(1分,意思對即可)又以“等待人類把孩子還給她們”一句引發對人類(或“人們”)行為的反思。(1分,意思對即可)【解析】此題考查語段在文中的作用�?蓮慕Y構和內容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9.(1)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若答“對比”亦可)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往昔河水的湍急(或洶涌)、喧鬧,充滿著生機活力。(1分,意思對即可)(2)強烈表現了河床對往昔河流的喜愛和懷念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解析】此題考查句子的賞析。一般從修辭手法和情感表達兩方面賞析。從文中“站穩腳跟”“歇”“擠”等詞可以看出句子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20.①對于河流的隕滅,我們人類負有主要責任,應該有表達歉意的行為(意思對即可);②在無奈之下,期待人們的良心發現(關鍵詞是“期待”或“希望”,意思對即可);③呼吁人們行動起來,珍惜河流,保護河流(關鍵詞為“呼吁”,意思對即可);④警示人們,如果繼續麻木不仁,執迷不悟,必將后悔莫及(關鍵詞為“警示”,意思對即可)。(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兩點得2分,答對三點得4分)【解析】此題考查對句子深層含義的理解解答時,要聯系全文內容,理解作者的情感變化,作為文章的結束句,要從揭示文章主旨的角度去理解。
21.①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河床、河流以生命,生動形象、富有文學情趣;②形象概括了河水斷流的現象,揭示引發作者思緒的本源;③“開始回憶”表明河流已無回歸的可能,河床不再期待,暗示人類尚未覺醒,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擔憂之情。(答出一點得1分,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對即可)【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題目的理解賞析。首先,從文字本身“河床開始回憶河流”進行分析,運用了擬人手法;然后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分析,概括了河水斷流的現象;最后結合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分析。
22.略【解析】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題目只有一個“補”字,給人較大自由發揮的空間。寫作時要善于大題小做,化虛為實�?梢园选把a”字作為中心詞進行填充思考',例如:誰在補?補什么?怎樣補?為什么補?然后據此選擇材料進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