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風能就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據估算,全球風能約為2.74×1012千瓦,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約為2×1010千瓦,比地球上可開發利用的水能總量要大10倍。
目前,風力發電已經成為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能源消耗的持續上升,煤炭、石油等常規能源日益枯竭,環境持續惡化。
由此,各國都高度重視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在所有的新能源中,風能是近十多年來發展最快的。
2016年,世界風能協會發布全球風電發展報告,用詳細數據闡說了近年來風電在全球的顯著增長情況。我國風電事業雖起步較晚,但是,基于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迄今為止,我國已在河北張家口、新疆達坂城、廣東南澳等地建成多個大型風力發電場,并且計劃在江蘇南通、鹽城等地興建10億瓦特級風電場。
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統計圖
【材料三】
海水在月球和太陽等天體的引力作用下產生周期性的漲落現象,這個漲落過程不斷重復,永不停息,這種運動現象就是潮汐。海水的潮汐運動有著巨大的能量。
潮汐能的利用和太陽能、風能一樣,對環境沒有污染。于是,在水力發電的基礎上,人們又將潮汐能用于發電。據初步統計,全球海洋中可開采利用的潮汐能約為6.4×107千瓦。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瀕臨太平洋,海岸線長且港灣交錯,②______(蘊含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潮汐能源。據普查,如果我國沿�?砷_發的潮汐能都利用起來的話,年發電量將達到600億-800億千瓦時,相當于現在全國發電總量的7%-8%。
我國潮汐能資源豐富的浙江、福建、廣東、遼寧等省,都擁有建萬千瓦級以上潮汐電站的良好條件,如杭州灣潮汐電站方案,計劃裝機容量4.72×106千瓦,年發電量130億千瓦時以上。此外,英國、美國、阿根廷、西班牙、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也都有各自的潮汐發電計劃。
11. 三則材料中兩個加點字的注音和在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闡說(chǎn) 瀕臨(pín) ①收集 ②蘊含
B.闡說(chǎn) 瀕臨(bīn) ①收集 ②蘊藏
C.闡說(shàn) 瀕臨(bīn) ①收斂 ②蘊含
D.闡說(shàn) 瀕臨(pín) ①收斂 ②蘊藏
12. 相對于石油、煤炭這些常規能源而言,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被稱為新能源。請你結合上述三則材料,解釋什么是“新能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閱讀【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統計圖,結合這兩則材料的相關內容,你對“新
能源”的利用作出的判斷是____________(用一個四字詞語表述)。(3分)
(二)閱讀《與一株蒲公英的默契》,完成14—16題。(共12分)
與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①驚蟄過后,春分未至之時,我習慣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院落里,幾株挺拔的白玉蘭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著,但冥冥之中,我感覺周遭的土地正勃發著一股盎然生機。于是我找來一個耙子,扒開院墻底部覆蓋著的枯草萎葉,眼前頓覺一亮——一株嬌嫩淡綠的蒲公英,鋪展著鋸齒般細小的葉片,心有靈犀地朝我微笑著呢。
②這株蒲公英生長在東墻下的縫隙之中,其間只有些微的泥土。當年我退休后,一次在庭院里散步時,不經意間發現了它。此后連續十年間,每年驚蟄過后,它都如約而至,在那里發芽抽青,鋪展開鋸齒形的葉片。初夏,小院姹紫嫣紅,蒲公英的頂端逐漸形成一個細小的花盤,并綻開黃色的花瓣,花瓣緊緊圍繞著花心,開得恣意燦然。當此之時,蒲公英的頭頂,盛開的海棠燦若明霞,相隔幾步之遙,雍容的白玉蘭清香陣陣,而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默默地挺立著自己樸實的身軀,釋放著似有似無的幽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盤開始脫落,形成了一個潔白色的絨球,陣陣微風中,絨球飛出無數張“小傘”,飄向空中,飛向遙遠的天際……
③蒲公英花開后,種子隨風飄到別處孕育新的生命�?蔁o論種子飄向何方,眼前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地固守一處,“年年歲歲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憶。
④那是1963年的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當時講授語文課的老師四十出頭,講課操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慢聲細語,卻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學、古代漢語領域,他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入學后的第二年春天,學校組織我們到城郊鄉下勞動半個月,語文老師與我們同去。勞動之余,同學們就去原野上采集野菜,他也參與其中。
⑤青青的原野上,野菜種類很多,蒲公英也隨處可見。采集之際,師生談笑,理想與前途自然是繞不過去的話題。同學中有的說要“志存高遠”,有的用俄語朗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名言,還有的表示將來要成為某個學科領域的棟梁之材……認真聽罷大家的議論,老師平靜地說:“很高興聽到同學們的想法,作為你們的老師,我真誠地希望看到你們成才。但是說實話,我不奢望你們都成為棟梁之材,因為古往今來,出類拔萃的人永遠是極少數,大多數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頓了頓,指著無垠的田野接著說:“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聳的白楊,有斑駁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那些低矮的蒲公英也有自己的夢想,也有自己的價值。白楊可以做棟梁,灌木可以做成籬笆,蒲公英雖然庸常卑微,卻可以藥用,也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學們畢業后,不管命運把你拋向何處,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歷程,那就是有意義的人生。”老師的一席話,引發了在場同學久久的沉思。勞動返校后,老師以“春日的田野”為主題,讓大家寫一篇作文。記得我的作文標題是“蒲公英也有夢想”。
⑥歲月流轉,世事變遷,如今老師已仙逝多年。在這個和煦明媚的春日,與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個多世紀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談話,又在我耳畔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