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編輯,10月23日)
7.2018年7月,教育步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其中有家長對學生關注情況統計數據。請仔細閱讀圖表,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信息。(2分)
8.為了做好《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宣傳工作,學校決定于后天下午兩點半在階梯教室召開“家校共育 呵護成長”主題
家長會,要求同學們今天下午放學回家后通知家長按時參會,并提醒家長參會時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請你把轉述給家長的話寫下來。(3分)
9.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一樣的影響。請結合以下兩部名著的選段內容,完成下面小題。
A.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晴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B.經歷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風上也要改善一步。這樣才不冤枉。一個人吃苦碰釘子都不要緊,只要吸取教訓,所謂人生或社會的教育就是這么回事。你多看看文藝創作上所描寫的一些優秀黨員,就有那種了不起的耐性,肯一再地細致地說服人,從不動火,從不強迫命令。這是真正的好榜樣。而且存了這種心思,你也不會再煩惱;而會把斗爭當作日常工作一樣了。要堅持,要貫徹,但是也要忍耐�。ㄓ行8模�
(1)A段選自魯迅的散文集《__________》。(1分)
(2)A段中“我”因什么事情“急急誦讀”?并結合原文內容,簡要說說故事的結局。(2分)
(3)B段選自《傅雷家書》,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談一談傅雷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點。(2分)
三、古詩文閱讀能力展示(共15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5分)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0.曲中表現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2分)
11.請從感官角度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表達效果。(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2.選出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A. 雜然相許 潭中魚可百許頭
B. 年且九十 先驅日:天子且至
C.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D. 河曲智叟亡以應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13.下面句子中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B.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D.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5.文章最后一段以神話故事結尾,有什么作用?
16.國家領導人曾深情禮贊“三牛精神”: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孺子牛精神,創新發展、攻堅克難的拓荒牛精神,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老黃牛精神。請結合課文內容,分析愚公具有的“三牛”精神。(任選其中一牛分析即可)
四、現代文閱讀能力展示(共25分)
(一)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下面小題。(13分)
華語網說明:本站所有中考語文試卷均按統一流程和標準整理。由于網頁文檔無法完美展現試卷內容及格式,我們還準備了doc下載文檔,
如有需要,請點此根據提示下載。
2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2 、選文第④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對“民族精神”進行了論述?(4分)
24.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從古至今,中國就有許多自強不息的人物,請從當代人物中任舉一例,為本文補充一則事實論據。(3分)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