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教師的日子非常清苦,生下兩個孩子之后,錢偉長不得不靠向同事借錢度日。1948年,他一度在當時尚未回國的錢學森的建議下萌生了舉家移居美國的念頭,他工作過的美國噴氣推進研究所一直期望他回去。最終,錢偉長沒有離開。
之后一直到1949年的歲月里,錢偉長參與創建北京大學力學系——開創了我國大學里第一個力學專業;出版中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開設了我國第一個力學研究班和力學師資培養班,該班學員,日后大多成為中國從事力學研究科學的領軍人物。錢偉長被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便發端于此。
1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錢偉長還在讀中學的時候,他的父親病逝,叔父錢穆接濟錢偉長繼續上學,主要是因為血緣關系。
B.本文的傳主是錢偉長,可是在第10段中介紹其科研成果時,提到了愛因斯坦的論文。這屬于作者選材不當,應予刪除。
C.“最終,錢偉長沒有離開”中的“最終”表現了錢偉長面對國外優越條件曾經猶豫不決,這不符合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性格特征
D.錢偉長被清華大學錄取后棄文從理,是因為他認為國家科學落后就會被動挨打,學理更能直接為國效力。
E.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的祝壽文集里收錄錢偉長的論文,使錢偉長一舉成名。錢偉長能在短期內取得這樣的成就,“為國家學習的動力激勵”是關鍵因素。
12.為什么當時與錢偉長一起出國留學的學生會立下“凡是每人出去所學的那門學科,回國后國家就不用再派人去留學了”的誓言?請簡要分析。
13.錢偉長被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的原因是什么?請概述。
14.有人說錢偉長的“五項科學計劃”既有緊迫的現實意義,又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試結合新中國的科技發展,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1.答E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答B.C不給分。
12.一是當時國家處于危難之中,急需人才,要科學救國,滿足國家的需要;二是當時國家貧窮落后,讓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作用;三是相互勉勵,要努力取得頂尖的成就。
13.
①錢偉長參與創建了北京大學力學系——開創了我國大學里第一個力學專業;
②同時開設了我國第一個力學研究班和力學師資培養班,為日后力學研究科學培養了許多領軍人物;
③錢偉長在力學研究上有很大的成就,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為我國力學研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4.示例:“五項科學計劃”是“國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原則的具體體現。
①在當時,尖端科學落后就要挨打,尖端科學上去了,國家就會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當時國家還比較貧窮落后,項目多,就會財力分散,只有財力集中,才能讓尖端科學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③從當初我國原子彈的爆炸、火箭的研發,到如今的載人航天、“嫦娥一號”繞月球飛行,都離不開“五項科學”的奠基,所以說既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又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解析】
試題分析:
11.本題綜合考查文章的內容和手法。A項“血緣關系”肯定是一個因素,但未必是“主要因素”;B項選愛因斯坦的論文,是用正面襯托的手法,很好,不宜刪除;C項,愛國知識分子也有猶豫的時候。
【考點定位】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技巧點撥】文本閱讀5選2的題目,主要集中對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內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另一種是對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賞析。涉及到文章的細節、結構、傳主的品格等,試題命制的錯誤選項多為無中生有、牽拉因果、傳主的品格和所舉的事例不對應,張冠李戴等。答題時注意和文章仔細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注意1分選項,1分選項多為絕對、不全面、牽強、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題B項選愛因斯坦的論文,是用正面襯托的手法,很好,不宜刪除;C項,愛國知識分子也有猶豫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