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省身:捷足占鰲頭》高二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沖破烏煙闊壯游,果然捷足占鰲頭。昔賢今圣遑多讓,獨步遙登百丈樓。”這是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寫陳省身的詩。作為老師和證婚人,楊武之深諳陳省身的抱負與為人。
陳省身對此曾說:“譽不敢承。然論為學態度,則知已深諦我心也。”
陳省身潛心研究數學70余年,成果累累,在二十世紀全球數學家排名中,僅有兩位中國人,他名列31位,華羅庚位列88。
陳省身晚年回顧自己的數學道路曾總結:“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師,學習最有發展的課題。”1930年,19歲的陳省身以“最優等畢業生”的成績從南開大學畢業選擇清華,走的正是這條路。
陳省身曾回憶:“1930年,清華決定辦研究院。我看清楚要深造必須出國留學,但家里不能供給我,所以必須要找公費。剛巧,那年清華開辦研究院,三年畢業后授碩士學位,成績優異者可派送出國兩年。”“另一個目的,是想跟孫先生做點研究。”“孫先生”就是孫光遠教授,芝加哥大學博士,專攻“投影微分幾何學”,是當時中國數學家中唯一在國外發表論文的人。
因清華研究院算學系里只有陳省身一個學生,入學第一年,陳當了系主任熊慶來的助教,給學生講“高等數學”,實際內容是解析幾何。次年,才正式成為我國第一個數學研究生。
20世紀30年代初,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數學發展最快的時期。北大、清華由于美國退回的“庚子賠款”,學術研究得以正常進行。1930年初,中國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時代。清華大學由于庚子賠款,經費相對充裕,邀請了許多著名國際學者來華講學,其中有蜚聲世界的控制論創立者N·維納。數學系也邀請國外名家來華訪問,其中有漢堡大學著名的幾何學家布拉�?�。布氏做了一組演講,題目是“微分幾何的拓撲問題”。陳省身曾回憶,布拉�?说难葜v深入淺出,大開眼界,使他深切考慮到去漢堡讀書。
這是一次重要而關鍵的選擇。他主動放棄已熟習的“投影微分幾何”。他看到微分幾何的正確方向是所謂“大型微分幾何”,與拓撲學有密切關系,其系統研究,那時剛開始,而他還未曾入門。“那時候的心情,是遠望這一座美麗的高山,還不知如何可以攀登。”陳省身后來形容。
“用美國退回的錢一般都去美國,去德國未免會有些周折。”張奠宙說,彼時楊武之教授是清華數學系的負責人,多方奔走終于成行。
陳省身僅用一年半就取得博士學位。按照派遣留學生的常規,取得博士學位至少得三年。此后,他去了巴黎大學,追隨當代幾何學大師E·嘉當,讀常人難懂的“天書”,攀登幾何學的高峰。
1937年夏,26歲的陳省身回清華任教,直升正教授。彼時,抗日戰爭爆發。清華、北大、南開合并成立聯合大學,從北京撤至長沙,又西遷昆明。
次年,華羅庚從劍橋學成歸來,成為教授。戰時的西南聯大條件艱苦,陳與華還有一位老師同住一個房間,每人一個床,一個書桌,一個書架,一個椅子,房子很擠。但日后陳省身回憶那段歲月時說,三個人一清早沒起床就互相開玩笑。雖然物質上艱苦,但生活很有意思。在煤油燈下,他們萌生出“整體微分幾何”和“堆壘素數論”的重要工作。在西南聯大六年,陳省身寫了十多篇論文。
楊振寧當時就讀西南聯大物理系,他曾回憶,“陳教授是聯大極出色和受歡迎的教師,和華羅庚等一批青年教授在校園里掀起了一股數學研究的熱烈氣氛。”
在陳省身認為最好的三個中國朋友中,華羅庚首當其沖。1931年,比陳省身年長一歲的華羅庚也以“管理員”身份進清華。張奠宙描述,“他們夜以繼日地聽課、討論、研究,目標是在國內外數學雜志上發表論文。”陳省身在西南聯大的學生很多,包括嚴志達、王憲鐘等后來成名的數學家。
陳省身曾感慨:“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一生的幸運。尤其幸運的是這群好學生對我的要求和督促,使我對課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陳省身在清華還收獲了幸福的婚姻。鄭桐蓀教授十分賞識才華橫溢的陳省身,有意納為女婿,楊武之夫婦便促成了這樁婚事。
陳省身與妻子鄭士寧相濡以沫60余年,在妻子60歲生日時,陳省身特地賦詩:“三十六年共歡怒,無情光陰逼人來。摩天蹈海豈素志,養兒育女賴汝才。幸有文章慰晚景,愧遺井臼倍勞辛。小山白首人生福,不覺壺中日月長。”
(選自《新京報》,有刪節)
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文章開頭引用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的詩,主要是為了說明陳省身在數學方面的巨大成就,對此陳省身頗為認同,“則知已深諦我心也”。
B.北大、清華由于美國退回的“庚子賠款”,學術研究得以正常進行,邀請了許多著名國際學者來華講學,其中有蜚聲世界的控制論創立者N·維納。
C.陳省身去漢堡留學讀書主要起因于聽布拉�?松钊霚\出的演講,為此,他主動放棄已熟習的“投影微分幾何”,申請后順利地被派往德國漢堡。
D.在西南聯大時,陳省身認為結交的最好的三個中國朋友中,華羅庚應屬第一;陳省身所結交的眾多學生中也有后來成名的數學家嚴志達、王憲鐘等。
E.文中大量引用陳省身的話,直接寫出了他的人生歷程、生活狀態和內心想法,表現了傳主的精神風貌,同時使得這篇傳記更為真實。
8.陳省身總結自己的數學道路時說:“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師,學習最有發展的課題。”請簡要概括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9.這篇傳記的最后兩段寫了陳省身在清華收獲幸�;橐龅那闆r,你認為是否可以刪掉?請說明理由。
10.陳省身能“捷足占鰲頭”,在數學領域取得巨大成就,是因為他在“為學方面”有很多可取之處。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和理解。
參考答案:
7.答E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答B.C不得分。